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自由职业观念兴起 平台式就业趋势已至

时间:2017-07-19 10:15:37来源:TechWeb 编辑:星辉
2edc00051a12c6a1a90d

近日,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微店公布了最新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其2017年二季度销售额达19.23亿,同比增速达556%,环比增速达93%。不久之前,云集微店还与易观国际联合发布了《中国社交电商大数据白皮书(2017)》。白皮书显示,国内社交电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交电商顺应了移动社交的大趋势,能以个体信任为媒介,为品牌降低流量成本、挖掘网上购物存量用户价值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在零售市场的地位愈发重要外,白皮书还透露,社交电商平台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事实上,在我们日渐习惯使用滴滴、Airbnb等平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作为劳务需求方的共享经济平台也已经激活并吸纳了众多闲置劳动力。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等新型平台经济的崛起,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新就业机会。平台式就业,这个略显陌生的名词开始浮出水面,未来或将影响着我们中很多人的职业生涯。

平台经济体」壮大,带动平台式就业兴起

如果说「平台式就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概念,那作为地基的「平台经济体」早就长成“参天大树了”。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苹果的移动应用平台等,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早已形成了各自的平台生态。阿里系电商平台的年GMV已经突破了3万亿元人民币,而苹果应用商店去年的总收入也接近300亿美元,众多开发者的分红超过200亿美元。如今,依托平台生存、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优秀企业甚至营收达到了百亿元级别,成为行业小巨人。

平台式就业与就职于平台生态企业不同,它是指个人直接参与平台交易或其中的部分环节,通过自己的技能或知识服务客户从中获得相应收益。平台式就业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就业者没有雇主、几近于自我管理。

其实,平台式就业也不能说是新生事物,早在十多年前就小有苗头。作为平台式就业的开端,淘宝曾经是当时个人创业的首选。淘宝发展之初,正处于流量红利的爆发前夜。只要会选品和进货上架,无需太多的美工设计和运营,一个人在淘宝开店就能获得比较不错的收益,因此倍受个人创业者的欢迎。随着电商市场的竞争加剧,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特点,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于是,讲究团队运作的企业卖家逐渐取代了个人卖家,成为淘宝平台的运营主体。整体而言,淘宝平台的个人就业呈逐年下降趋势。

近年以共享经济、众包物流、社交电商等新经济快速崛起,它们逐步取代淘宝成为人们平台式就业的新选择。2016年滴滴就宣布旗下平台司机数量达到1500万人,其中相当部分从兼职转为全职。仅滴滴一家的平台就业人数,就远远超过了淘宝平台的个人就业数量。去年9月的数据显示,众包物流平台达达的注册快递员达到了230万人,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国内快递业的员工总和。

社交电商平台个人就业的数据同样非常可观。云集微店宣布其平台上的个人店主已经超过170万人。《中国社交电商大数据白皮书(2017)》中显示,专职店主占比为16%。除此之外它宣布自己还创造了5000个销售培训、客服支持、仓储物流等相关的就业岗位。仅云集微店一家平台,就创造了上百万的兼职就业机会,这还不包括带动上下游企业就业机会增长的隐性影响。

不难看出,在当前传统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形之下,平台式就业已然成为中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亮点。

平台式就业的黄金时代已到

仿佛一夜间,平台式就业成为一股大潮席卷而来。为什么平台式就业前几年还几乎无人知晓,这两年却突然火了起来?

首先,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等新平台经济模式的崛起,为平台式就业奠定了基础。

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只卖流量不介入业务,新平台掌握流量的同时也直接介入业务。平台将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和分解,平台负责交易的撮合、结算、安全保障等基础服务,而个人则负责其中的某个或某一些环节。个体与平台各司其职,灵活配合,这就使得平台式就业的门槛难度大大降低,加上时间上的灵活自主性强,从而激活了相当部分的闲置劳动力。比如滴滴平台上,司机无需为获取业务、用户信用等而担心,只要自己能提供必要的车辆和驾驶服务即可,何时上线接单完全是司机自己说了算。社交电商的模式也与之类似,自营社交电商云集微店平台承担了选品、物流、结算、售后等基础服务,店主只需要在闲时利用社交圈子进行销售推广即可。

其次,企业经营模式越来越轻,很多职能实现了服务外包,从而增加了市场需求。

企业经营模式变轻的方式是做减法,把一些非核心能力的技能类岗位以业务形式外包给第三方企业或平台。这就使得本来零散的业务可以通过平台集中在一起,更加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拥有成本优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众包物流的快速发展,以往超市、外卖等基本都是商家依靠自有配送员送货,如今成本更低、效率最高的第三方众包物流成为了商家的主要选择。比如达达物流平台的每单配送成本,就从原来的15元下降到了现在的3元左右。而外包业务成本的降低,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外包业务以减轻运营成本。反过来又推动着平台业务规模增长,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平台式就业的容量。

第三,自由职业观念日益兴盛,人们更认可灵活性和自由度高的工作。

二三十年前,由于工作机会稀少,人们普通倾向于有保障的铁饭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始走向繁荣,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体制僵硬的国企到管理灵活的私企,再到自由职业者,国内劳动者的职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U盘式就业、分时就业、斜杠职业等“灵活就业”的思想,成为很多年轻人最时髦的就业观,在崇尚自由和个性的95后群体更为明显。当伴随互联网成长大的95后遇到了社交电商,他们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在玩乐中工作,在工作享受乐趣,努力付出同样换来收益和成就感。据介绍,云集微店不少年轻店主就是看中平台就业的这些好处,而选择加盟开店。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等新平台经济迎来了政策利好。

李总理曾说:“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这句话代表了政府看待互联网新经济的指导原则:在监管和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平衡,促进新经济的理性繁荣。今年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肯定了互联网新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市场地位。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合理界定的基础上分类、细化管理,加强部门与地方制定出台准入政策、开展行业指导的衔接协调,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破除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在利好政策优势的引导下,可以想象包括共享经济、社交电商等在内的新平台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创造更多平台式就业的机会。

自由连接式就业下个体最大价值被激活

电商巨头阿里率先提出了平台经济体的概念,其旗下智库「阿里研究院」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阿里研究院」在2017年1月发布的《数字经济2.0》报告中预测:技术的创新将伴随经济组织的变革,“共享平台+企业 /个人”的经济组织方式在未来20年将获得突破性进展。当小企业或个体接入到“平台经济体”,他们将变得强大起来,能像大企业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创作并在全球分享、交易。

也就是说,在移动互联网的连接下,以平台经济体为主要载体的数字经济,成为新兴重要经济力量,将为社会创造上亿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不同于传统企业岗位,没有企业管理者,只有平台的规则和用户的评价;每个就业者实行自我管理,创造价值。只要就业者具备相应的技能,就可以随时决定自己的工作时间,灵活就业。犹如优盘一样即插即用,亿万个体将成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自由连接体。

平台式经济体在解放个体的同时也加速了企业生产、分工协作模式的迭代。以往,企业外包的方向主要是安保、人事、公关、IT、生产等非核心业务,更像是产业分工的表现,与个人关系不大。而未来随着相关技能类服务平台的成熟,企业很有可能会把非核心的技能岗位外包,比如设计、文案、运营、推广等。这些技能岗位与个人相关性较大,比如国内的猪八戒网就有不少个人店铺。近来在南方一些城市,快消品渠道销售甚至出现了外包的迹象。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企业主动释放更多岗位,共同参与到平台式就业大潮里去。

2010年美国财捷集团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年美国的自由职业者或达到就业人口的40%。除了自由度和灵活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由职业者的收入要比传统企业上班更高,通常平均为年收入4万美元,明显高于薪资平均水平。对于一些能力强、更努力的个人来说,平台式就业能比在企业上班创造更大的价值。据报道,美团外卖送餐员月薪高的可达1.5万元,比很多白领工资还高。而来自云集微店的数据也显示,收入最高的店主可达数万元。

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在工业大分工的基础上,传统职业短期内仍将占据多数地位。但从滴滴到云集微店的案例表明,平台式就业趋势已至,并且正在成为日益重要的就业形态。阿里研究院报告预测,未来二十年,八小时工作制将被打破,50%劳动力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雇佣和自由就业,灵活就业成为未来人们的重要就业形态。智联招聘CEO也郭盛认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消失”,而平台会不断崛起。因此,他对年轻人职场规划的建议就是:「职场人士与其去选择好的企业,不如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职业。」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