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中国人民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了未来货币政策的立场和方向。报告指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并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旨在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专家分析认为,尽管货币政策名义上保持稳健,但实际上已呈现出适度宽松的态势。近期一系列增量金融政策的实施,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对促进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面对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外部不确定性的上升,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足够支持。
报告进一步指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注重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和均衡投放。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合理把握信贷与债券两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以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同时,报告也强调将物价合理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利率方面,报告提出了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目标,并强调央行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通过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效能,提升金融机构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以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的稳中有降。
报告还明确了汇率政策的方向,即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单边一致性预期的形成和自我实现,以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报告还以专栏形式回顾并展望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透露央行正在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以适应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需要。此举旨在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更好地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加速和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货币政策的框架也在逐步转型。报告指出,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存贷款市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银行“内卷”现象的存在,导致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这将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并制约政策空间。为此,央行已采取多项措施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并稳定银行净息差。
最后,报告强调了金融机构在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和增强资产负债端利率调整联动性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因素,以确保利率政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