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斯拉以其卓越的电耗水平脱颖而出,其秘诀在于摒弃了单纯依赖大电池包的策略。
当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采用80度、甚至100度的大电池包来提升续航能力时,特斯拉却坚守着一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小电池包配合极致的能耗管理。这种坚持,与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纯视觉路线一样,充满了倔强与决心。
然而,模仿特斯拉并非易事。在过去几年里,国内车企在自营超充桩的建设上进展缓慢,公共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也普遍较低,导致充电时间长、用户体验不佳。一些本土电动车企的续航虚标问题,也让消费者对CLTC续航里程产生了偏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正在逐步改善。充电桩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充电速度的提升,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用户对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的要求逐渐降低,这为本土车企提供了选择小电池、专注于提升能耗水平的机会。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消费者心态上,也深刻影响了车企的研发思路。从单纯堆砌电池到竭尽全力提高整车能耗管理水平,这一转变背后是大电池成本压力的驱动,也是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结果。
蔚来、小鹏、小米等国内车企,也在积极探索降低能耗的路径。蔚来在乐道L60上展示了其精准的能耗控制刀法,包括高效高压架构、高效集成整车、智能低压架构和超低风阻设计。小鹏则凭借领先设计与制造、高效三电管理、智能热管理和精准驾驶控制四大武器,争夺能耗管理最出色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标签。
小米则计划在三年内追上特斯拉的能耗管理水平,其超低能耗方法论包括在造型、轻量化、碳化硅、热管理和轮毂轮胎等方面的发力。这些车企在方法论上有相同之处,如小鹏的“领先设计”与蔚来的“超低风阻设计”、小米的“造型”相呼应;但也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如蔚来的智能低压架构、小鹏的精准驾驶控制等。
智能电动汽车作为大号移动智能终端,也遵循着智能助力节省电力的规律。蔚来的智能低压架构可以根据场景需求独立控制ECU供电的开通与关断,实现低压能耗的精细化管理。小鹏的AI智能配电系统则通过对场景的智能分析,按需供电、按需下电,节约低压系统的电耗。
自动驾驶系统也是节省电力的利器。智能驾驶系统通过感知系统判断道路条件、限速和车流情况,寻找最佳省电车道或进行速度规划,降低不必要的加速和刹车。电驱动的智能化更是可以实现优于人类司机的脚法,通过微秒级感知、毫秒级响应和扭矩调整,进一步提升能效。
如今,特斯拉示范的小电池包+极致能耗管理水平的路线,已被国内车企成功落地到自家车型上。这种技术路线不仅降低了车企的成本压力,也降低了消费者的出行成本,更有助于整个社会实现节能降耗和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