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理想汽车常常面临外界的误解与非议。这家企业常被贴上“缺乏技术”的标签,其产品甚至被戏称为“工业垃圾”,特别是在智能座舱方面,外界的印象似乎仅限于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等配置。
然而,这些误解或许并不准确。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被誉为车圈中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成功捕捉到了多孩家庭对汽车的特殊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了优质的用车体验。理想汽车在宣传策略上,更倾向于展示产品的使用体验,如宽敞的空间、舒适的配置以及丰富的娱乐功能,而对自主研发技术的介绍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界的认知偏差。
事实上,理想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并不逊色。公司不仅率先推出了冰箱、彩电和大沙发等配置,还积极投入研发,致力于提升智能座舱的体验。2023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启动了自研大模型项目——Mind GPT,成为全球首个将自研大模型应用于车载系统的汽车企业。
在广州车展前夕,极客公园对理想汽车的AI首席科学家兼智能座舱AI负责人陈伟进行了专访。陈伟分享了理想汽车在智能座舱领域的研发历程,以及Mind GPT大模型的应用与未来展望。
据陈伟介绍,理想智能座舱的AI交互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代发展。从早期的依赖供应商技术,到三年前开始自主研发,逐步建立了基于视听融合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实现了从语音交互到智能认知的全栈闭环。2023年初,理想汽车启动了大模型的研发,并在年底成功将其应用在车载系统中。
在研发Mind GPT大模型时,理想汽车投入了大量资源,旨在提升车内交互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随着ChatGPT的发布,理想汽车更加坚定了大模型是突破认知能力的关键。因此,决定启动Mind GPT的全栈研发,以期推动智能座舱体验的跨越式提升。
在Mind GPT的迭代过程中,理想汽车实现了多个关键技术突破。从1.0版本的大语言模型,到2.0版本的语言智能体,再到3.0版本的多模态智能体,理想汽车在不断提升Mind GPT的感知、认知和行动能力。通过构建融合感知和认知的多模态端到端模型,理想汽车在人机交互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专访中,陈伟还透露了理想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规划。他表示,理想汽车不仅仅是一家车企,更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智能汽车连接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理想汽车希望将身处数字世界的理想同学打造成未来的智能体。通过增强用户能力、成为用户助手,并最终成为用户家人,理想同学将不断进化,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贴心的服务。
为了应对大模型在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上的“幻觉”问题,理想汽车还设计了Mind GPT具备连接知识库及互联网的能力。通过不断探索用户场景,理想汽车在大模型研发的过程中,也在持续扩展其应用深度和广度。
理想汽车还连续发布了三篇人工智能顶会论文,聚焦于提升大模型的感知能力、解决人类-物体交互(HOI)检测中的长尾问题,以及应对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这些论文的发表,为理想汽车的多模态、端到端智能体构建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对于外界对理想汽车的误解,陈伟表示,理想汽车一直在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来打破这些误解。他强调,理想汽车的目标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而不仅仅是车企。通过自研大模型Mind GPT,理想汽车正在逐步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