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车企账期紧缩,中国汽车供应链能否承受之重?

时间:2024-11-30 18:11:2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一条消息,再度引发了业界对中国汽车供应链现状的深切关注。陶琳透露,特斯拉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付款周期在2024年进一步缩短至约90天,相比去年有了显著改善。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供应链结算模式中,大多数款项采用“上车再结”的方式,即车企在验收零部件后,会在一定期限内向供应商支付现金或承兑汇票。这一期限通常以月为单位,短的两三个月,长的可能达到半年甚至更久。而且,大部分支付都是以承兑汇票的形式进行,而供应商在汇票兑现过程中,往往还需等待数月甚至半年。

承兑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车企自己开具的商业汇票两种。银行汇票由银行结算,相对稳定;而商业汇票则完全依赖于车企的信用。一旦车企经营不善,这些汇票就可能变成废纸。例如,近期陷入资金困境的哪吒汽车,其供应商因无法追回货款,已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并将欠款计入坏账。

除了承兑汇票本身的风险,时间成本也是供应商面临的一大挑战。从车企确定结款到供应商最终拿到钱,整个过程可能需要近一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供应商需要承担开发费、模具费、零部件贷款等费用,对于本就垫资经营的供应商来说,账期越长,经营风险越高。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车企和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为了维持运营,车企或延长付款周期,或要求供应商以打折为代价提前结算。作为甲方的车企拥有强大话语权,供应商为了获得订单,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条件。

一些车企还允许承兑汇票在供应链内流通,成为一种变相的“代币”。供应商可以将车企的承兑汇票转让给下一级供应商,或将其用于抵押融资。这种供应链金融的玩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但也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风险。

一旦供应链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供应链陷入困境。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在汽车行业逐渐兴起,有的以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的形式存在,有的则是车企亲自下场操作。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供应链金融本身并非坏事,但随着行业竞争和价格战的加剧,这种风险也在不断累积。

当前,汽车行业的洗牌正在进入一个更为激烈和残酷的阶段,供应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主机厂开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拖欠和延长的账期时间越来越长,再加上具有风险的供应链金融玩法,一些本不该被淘汰的供应商可能会因此被“错杀”。这是业界需要深刻反思和谨慎应对的问题。

更多热门内容
小米车主“科技新一”喜提三车,雷军祝福引网友共鸣
这份对品牌的热爱与期待,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科技新一”对小米汽车的热爱不言而喻。这一温馨互动,不仅让“科技新一”感到荣幸,也让众多小米汽车粉丝倍感温暖。即将加入“科技新一”车库的,是备受瞩目的小米YU…

2025-07-21

小米汽车车主三车齐购,雷军祝福引发热议:智能科技铸就品牌深情
小米汽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合理的价格定位,更在于它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感纽带。从SU7系列到YU7Max,小米汽车凭借卓越的性能和智能科技,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小米汽车的故事中,我们…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