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中再次迈出创新步伐,为仰望U7车型量身定制了一款水平对置2.0T发动机。这一决策背后,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技术深度探索的决心,也揭示了其针对不同车型特性进行定制化开发的战略思维。
在比亚迪的插混体系中,骁云发动机系列已涵盖了1.5L、1.5T及2.0T等多种排量,然而,为何还要为仰望U7专门打造一款水平对置2.0T发动机呢?这首先与仰望U7和U8两款车型的特殊定位息息相关。尽管SUV和轿车共享发动机在技术层面并无太大难度,但对于基于易四方技术打造的车型而言,模块化设计的延续却面临挑战。特别是仰望U8,由于电机构造的集成性以及四电机驱动逻辑,前轴空间极为有限,因此采用了横置2.0T发动机布局,并利用越野车的高车身优势嵌入前轴。然而,对于离地间隙仅150mm的仰望U7而言,这一方案显然不适用。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比亚迪推出了水平对置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将活塞置于曲轴两侧,进行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显著降低了发动机的高度。保时捷911的后置布局便是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典型应用。得益于发动机体积的减小,车头可以设计得更加扁平且宽大,整车重心更低,行驶稳定性更强。同时,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对称稳定性结构还减少了功率损耗,降低了振动和噪音,易于实现高转速,是低油耗发动机的理想构型。
这款发动机在仰望U7中还承担了直驱和充电的双重职责。与仰望U8主要作为增程器不同,仰望U7的发动机在必要时可以直接驱动车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比亚迪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进行了特殊设计,以确保发动机能够顺利绕过前轴集成的电机组,为直驱提供可能。同时,这款发动机还需要在串联模式下为电池充电,以满足四电机驱动系统对电量的需求。
在混动技术方面,仰望U7插混版采用了全新的动力分配逻辑。虽然新车仍然基于易四方技术,以电驱为主,但发动机串联保证了足够的电量供应。在电量充足时,低速场景主要由后桥双电机驱动;中速场景则更多依赖前桥双电机。馈电后,发动机启动充电,并在高速续航时参与直驱,协同四电机驱动,形成易四方插混的最强动力形态。这一动力分配逻辑与比亚迪DM-p技术相似,但后桥多了一台P4电机,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底盘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仰望U7插混版搭载了云辇-Z电磁悬架系统。这一系统利用电磁原理实现悬架行程的快速调整,相比传统空气或油液介质,具有更小的能量传递损耗和更高的调整精度。动态反应更快,能够有效抑制车身在加速、急刹或过减速带时的俯仰和侧倾,提升乘坐舒适性。云辇-Z还具备“原地起跳”等独特功能,进一步增强了仰望U7的操控性和娱乐性。
比亚迪为仰望U7量身定制的水平对置2.0T发动机和云辇-Z电磁悬架系统,不仅解决了车型定位带来的技术难题,还带来了更加高效、稳定和舒适的驾驶体验。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