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增程式电动车以其独特的动力模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然而,对于这类车型,电池健康度的问题成为了不少车主心中的隐忧。随着电池健康度的逐渐下滑,车辆能够存储的电量日渐减少,直接导致了纯电续航里程的缩减。这一变化,在日常使用中尤为明显,频繁充电成为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电池性能的下降并非源于增程式电动车所搭载的电池品质不佳,而是由于这类车型相较于纯电动车,其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更为频繁。电池的寿命衰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放电的次数。增程式电动车由于电池容量相对较小,为了维持尽可能多的纯电续航里程,充放电的次数自然也随之增加。
以行驶500公里为例,对于纯电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左右的纯电动车而言,可能只需经历一次完整的充放电过程。然而,对于纯电续航里程仅为125公里的增程式电动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来说,完成同样的行驶距离,可能需要至少4至5次的充放电循环。这种充放电次数的巨大差异,正是导致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电池快速衰减的关键因素。
事实上,增程式电动车电池在行驶约11万公里后,健康度迅速下降25%的现象,与车主的使用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并不是说车主们的使用方式有误,而是大多数增程式电动车车主都倾向于尽可能多地使用纯电模式行驶。原因在于,纯电行驶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在行驶质感、噪音和震动控制方面,都优于发动机或增程器启动时的表现。因此,许多插混和增程式电动车的车主,在购车后都会大量使用纯电模式。
增程式电动车在纯电保持方面表现出色,许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达到一定速度后便会启动发动机,而增程式电动车则能够将电量用到极低再启动增程器。因此,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彻底程度”要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电池的衰减速度。
对于纯电续航里程相对有限的增程式电动车而言,电池快速衰减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一现象与车主的使用习惯有着紧密联系。不过,随着增程式电动车纯电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充放电次数将逐渐减少,因此,未来增程式电动车的电池健康度衰减速度,相较于早期的车型,将会明显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