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电动车制造商Canoo正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员工被迫进入无薪休假状态,公司资金链极度紧张。
据悉,Canoo已向剩余员工发出通知,要求他们至少在今年年底前进入所谓的“强制无薪休假”状态。此前,由于资金短缺,Canoo已裁减近100名员工,并暂停了俄克拉荷马州一家装配厂的生产。
“在假期期间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深感遗憾,但目前我们已别无选择。”Cano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衷心希望尽快让员工重返工作岗位。”
Canoo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24年前9个月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仅为149.7万美元,而运营亏损高达1.65亿美元,净亏损也达到了1.12亿美元。尽管第三季度净利为202万美元,但这主要是由于计入了认股权证及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177万美元,并非真正实现了盈利。
资金链的紧张状况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9月30日,Canoo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53万美元。公司的运营状况岌岌可危。
Canoo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公司曾经历了一系列的高管离职和办事处关闭。包括首席技术官、首席财务官和总法律顾问在内的多名高管相继离职,洛杉矶办事处也被关闭。
Canoo的前身是Evelozcity,由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的两位前高管克劳斯(Stefan Krause)和克兰兹(Ulrich Kranz)创办。克兰兹曾被誉为“宝马i项目之父”,拥有丰富的汽车设计经验。然而,自从Canoo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处于PPT造车阶段,缺乏自身的造血能力。
尽管Canoo曾在2019年成功募资10亿美元,并在2020年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 IV(HCAC)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估值超过20亿美元。但如今,公司的市值已大幅缩水至890万美元,缩水幅度高达99%。
Canoo的遭遇反映了新能源行业的残酷现实。随着新能源风口的逐渐消失,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纷纷被淘汰。Canoo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未能幸免于难。
目前,Canoo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在资金链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实现自救,成为了公司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与此同时,Canoo的困境也给整个电动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anoo的困境不仅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于电动车行业未来发展的深思。如何在保证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Canoo的员工来说,无薪休假的决定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期待着公司能够尽快走出困境,让他们能够重返工作岗位。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Canoo能否实现自救,重新焕发生机,还需要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