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在京成功举办“2024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主题定为“新质先锋,碳绿中国”。会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24绿色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全面审视了绿色能源、绿色生活、绿色金融、绿色制造及绿色交通等多个核心领域,深入剖析了各行业在2024年绿色转型的显著成果。
中国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在2024年呈现出强劲势头。新能源公交车已占据全国公交车总量的八成以上,新能源的应用范围从城市公交、出租车扩展到物流配送、邮政快递,乃至机场、铁路货场和重点港口,为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在这一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超过千万辆大关。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增长,并在“电池护照”的实践上走在了前列。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助于电池产业的规范化管理,还促进了电池回收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达到1188.4万台,同比增长近五成。充电桩、超充桩、换电站、加氢站等设施的普及,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车网互动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动汽车与能源转型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其产量的快速增长对于落实“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预计全年产销量将突破1200万辆,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千万辆的国家。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推动了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还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补能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利用将更加清洁、低碳和高效。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将缩减至10.3亿吨,到2060年更是能缩减至1.6亿吨。
在电池产业方面,面对欧盟《新电池法》提出的新要求,中国电池企业积极应对,加快“电池护照”的试行工作。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联合多家企业和机构推出了《中国电池数字护照体系白皮书》,为电池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全球电池联盟公布的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了六家席位,展现了中国在电池产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车网互动的快速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智能连接和协同工作成为可能。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被浪费的电池循环次数,还发挥了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调节能力。同时,车网互动也增加了电网的调节性,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消纳新能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了车网互动的规模化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