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再度吸引了国际汽车巨头的目光。继特斯拉开创外资车企独资建厂先河后,雷克萨斯似乎也要紧随其后,踏上这条“上海之路”。
长久以来,雷克萨斯国产的消息便如同迷雾中的灯塔,时隐时现。尽管市场传闻不断,但雷克萨斯始终作为进口车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近期有关丰田汽车与上海方面洽谈独资建厂生产雷克萨斯的消息,在特斯拉成功先例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尽管2022年销量有所下滑,但2023年却实现了18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2024年前11个月,销量更是达到16.2万辆,同比增长8.2%,稳居进口车市场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力车型的大幅降价策略。相比之下,其他二线豪华品牌如沃尔沃、林肯等则显得力不从心,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雷克萨斯在电动车领域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尽管该品牌曾明确表示将转型为纯电动品牌,并计划在2035年实现全球销量100%来自纯电动车型,但至今为止,雷克萨斯仅推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车RZ。这款车型在中国市场几乎毫无存在感,更无法与特斯拉等电动车巨头相提并论。在全球市场上,雷克萨斯电动车的销量也仅达到10万辆,这无疑成为了雷克萨斯的一大心病。
分析指出,日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日本国内用户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不高,缺乏电动车市场环境;其次,日本汽车产业链仍然围绕燃油车布局,难以迅速向电动化转型;再者,日系品牌的造车思维更适合燃油车时代,而电动车则属于快速迭代的颠覆式创新,日系品牌在这一领域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雷克萨斯选择在中国独资建厂生产电动车,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助中国完备的电动车产业链,从技术体验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实现快速追赶。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雷克萨斯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
然而,雷克萨斯想要复制特斯拉的上海神话并非易事。首先,新工厂要在2027年才能投入运营,而电动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未来三年充满不确定性。其次,中国中高端电动车市场已经涌现出理想、蔚来、问界等本土品牌,这些品牌已经站稳脚跟并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雷克萨斯燃油车之所以受到消费者青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进口身份的光环效应。而一旦在中国独资建厂生产电动车,这一光环效应或将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雷克萨斯此次独资建厂虽然可以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但从产业角度来看,其更多是享受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的“胜利果实”,而不会带来太多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其吸引力远不及特斯拉当年入驻上海时所带来的轰动效应。
雷克萨斯选择在这个时候以独资建厂的方式国产电动车,无疑是出于市场压力和战略考量的双重因素。然而,想要借此在电动车市场翻身甚至复制特斯拉的成功,至少从目前来看仍然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