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月球磁场演化的新研究,正逐渐揭开月球古老磁场的神秘面纱。长久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磁场在31亿年前急剧减弱,并长期处于微弱状态。然而,基于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宝贵样品,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带来了全新的发现:月球磁场在28亿年前竟出现了反弹。
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首份月背古磁场的信息,更为理解月球磁场复杂多变的演化历程开辟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地球磁场,这一由液态外核导电流体运动产生的“天然保护伞”,对地球生命的繁衍至关重要。同样,月球也曾拥有类似的磁场“发电机”,对月球的内部结构、热历史以及表面环境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探索月球磁场“发电机”的演化过程,成为了科学界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零磁空间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进行精心研究。副研究员蔡书慧,作为此次研究的论文通讯作者,表示:“由于样品的局限性,此前对月球古磁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0亿年前,且主要来自月球正面的样品。因此,我们对月背古磁场的了解几乎为零。”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月球古磁场记录中长达十亿年的空白,还首次提供了来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场测量结果。审稿人在《自然》杂志上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高度原创性,为月球磁场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