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车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行业大盘持续升温,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销量预计接近13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和37.6%。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在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企间的分化却日益明显。年初,高合被曝停工停产,年末,极越传出解散消息,再加上自救未果的威马,一系列新势力车企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倒下,让人不禁为行业的未来捏一把汗。
尽管如此,新能源市场的热度并未因此减退。2024年,新能源市场不仅销量破千万,交付量也实现了千万级的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大车企的共同努力,也见证了国内新能源供应链的高度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年被视为新能源的“盈利之年”。能否在这一年实现扭亏为盈,将成为决定车企生死存亡的关键。过去一年里,小米汽车的热销和理想的盈利,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米的成功展示了国内新能源供应链的强大实力,而理想的盈利则进一步证明了规模效应在中高端市场的可行性。
从财报和销量数据来看,零跑汽车、极氪和小鹏等车企在亏损幅度和毛利率上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改善。尤其是零跑汽车,三季度整体毛利回升至8.1%,虽然距离盈利线仍有差距,但其销售成绩位列新势力第三,未来毛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而极氪和小鹏则维持了稳定的毛利率表现,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然而,盈利并非易事。在成本控制方面,蔚来等车企仍面临较大挑战。与此同时,小米汽车虽然创造了销量神话,但由于仍处于发展早期,盈利尚需时日。因此,在维持发展节奏的前提下,极氪和小鹏有望成为2025年率先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品牌。
除了盈利表现外,供应链稳定也成为影响新能源车企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销量的快速增长,交付缺口不断拉大。2024年,新能源车的交付量和销量就相差了300万辆。因此,“交车”成为了各大品牌面临的新挑战。为了保障供应链稳定,车企们纷纷采取自研、同盟和合资等策略。
在产品层面,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小米YU7、特斯拉新款Model Y、Model Q、小鹏G7等一系列新车型将陆续上市,不仅承载着车企们的销量期望,也直接影响着新势力的盈利表现。与此同时,行业侧的整合态势也日益明显。宁德时代发布的磐石底盘开启了动力电池厂商逆向整合行业的新模式,得到了江淮、阿维塔等品牌的积极响应。
在资本层面,各地国资成为了接棒支持新能源品牌的关键力量。智己汽车、阿维塔等品牌纷纷获得本地国资的注资,为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小米汽车等车企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雄厚的现金储备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2025年,新能源车市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战争都不会停止,因为对于玩家们来说,这一年既是艰难的一年,也是最好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