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揭晓了2024年乘用车市场的销售成绩单,详细描绘了全年及12月的市场风云。
数据表明,去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迎来销售热潮,共计零售263.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0%,环比则提升了8.7%。这一佳绩得益于年末车企为冲刺年度目标而加大的促销力度,以及“两新”补贴政策(即以旧换新、报废更新)在12月底截止前的最后冲刺。
从全年视角来看,2024年乘用车市场延续了前一年的增长态势,全年零售总量达到了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然而,尽管销量上扬,行业利润却不尽人意。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7.3%,利润率仅为4.4%,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1%的平均水平。其中,11月份汽车行业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35%,利润率低至3.3%。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2024年乘用车市场价格战异常激烈,全年共有227款车型降价,远超2023年的148款和2022年的95款。具体来看,新能源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8万元,降价幅度为9.2%;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为1.3万元,降价幅度为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力度平均达到1.6万元,降价幅度为8.3%。
价格战的影响在2025年或将持续。崔东树预计,随着新能源车规模爆发式增长,单车成本明显下降,加之头部竞争格局未稳,2025年的价格战将更为激烈。
在新能源车市场方面,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了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增速接近乘用车整体增速的8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持续走高,2024年全年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6%,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下半年连续5个月渗透率均超过50%。
2024年乘用车出口也表现出色,全年出口量达到480万辆,同比增长25%。其中,新能源车出口129.0万辆,同比增长24.3%。尽管出口增速放缓,但新能源车的国际化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崔东树指出,由于国际政策因素,如欧盟的打压,新能源车出口在2025年将面临结构性增长压力,但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自主品牌在2024年的市场表现同样抢眼。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年度批发份额突破65%,零售份额突破60%,较去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乘联会指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了显著增量。特别是在海外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份额逐年提升,从2021年的1.8%增长到2024年1至11月的10.1%。
崔东树强调,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出口数据中,A0级电动车占据重要地位,是自主出口的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的小型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这体现了小微型电动车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的竞争核心地位。他呼吁,中国应出台更多鼓励小微型电动车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配套措施,以推动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回顾2024年车市的同时,崔东树还提到,由于2024年国家报废更新政策和各地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超预期效果,部分消费者选择在年末换车,这可能提前释放了一部分消费需求。加之目前处于政策过渡期,消费者对新政策持观望态度,导致1月初的零售市场走势相对较弱。
最后,乘联会预测,在2024年政策基本延续的基础上,2025年国内车市零售将达到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将达1330万辆,同比增长20%,渗透率将达到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