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固态电池热潮下,电车全面淘汰还需多久?

时间:2025-01-20 18:33:1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4年的动力电池领域中,固态电池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多家厂商纷纷表态,急于在这一新兴市场中抢占先机。然而,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两大行业巨头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却显得异常冷静与谨慎。

比亚迪的首席科学家兼汽车总工程师廉玉波,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了关于固态电池应用的最新见解。他预计,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还需等待三到五年的时间,并且强调,即便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显著进展,磷酸铁锂电池也不会立刻退出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评估。他采用1到9的数字来衡量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并指出当前行业的最高水平仅处于4左右的阶段。这一评估无疑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

然而,固态电池领域并未因此停滞不前,反而迎来了新的变革。材料创新周期已经悄然启动,四条有潜力的技术路线各自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不足。聚合物充放电次数多,但能量密度较低;硫化合物能量密度高,但循环寿命相对较短;卤化物则仍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尚未成熟。而最接近量产的氧化物半固态电池,虽然性能有所提升,但成本却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半固态电池并非颠覆性技术,而是采用固液混合的电化学原理。与现有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相比,半固态电池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主要在安全性上有所提升。市场上宣称的两三年内将量产上车的固态电池,大多指的是这种半固态电池。然而,良品率、电池成本、充电倍率、循环寿命等问题仍待解决。

那么,全固态电池究竟何时才能真正落地呢?业内人士指出,即便到2030年固态电池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要想在十年内完全替代现有的液态电池也不现实。液态电池在负极材料的不断迭代下,性能仍在不断突破。除非固态电池在性能或价格上具有绝对优势,否则难以撼动当前的行业格局。

更为关键的是,若全面转向固态电池,中国现有的液态电池产业链将受到巨大冲击。从原料生产、基材生产、电芯生产、电池组装到应用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逐步从半固态电池过渡,能够保留一半的现有设备,从而大大降低生态链设备换代的资金压力。

美、日、欧、韩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日本,对固态电池寄予厚望。在液态电池技术上落后的他们,希望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对中国的弯道超车。对他们来说,不存在因抛弃液态电池产业链而产生的阵痛期。因此,他们在固态电池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以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尽管中国在固态电池的专利布局上并不领先,但凭借成熟的产业链集群优势,中国在这一轮固态电池的全球竞争中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未来,固态电池的发展将充满变数,谁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谁就将占据市场的先机。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