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结束,新能源汽车返城潮再度引发了公众对高速充电设施的关注。据能链研究院提供的数据,预计春节后返城高峰期间,初六和初七两日将有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有充电需求,同比去年,高速公路充电量预计将激增180%,全国充电量也将同比增长150%。
能链研究院还预测,随着返乡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迅速增加,今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和乡村地区的充电量将达到历史新高。从已收集到的春运数据来看,多个高速路段的充电桩服务数量已攀升至新的高峰。
以蔚来为例,数据显示,从1月24日至1月31日,蔚来在京津冀地区为超过8.7万名新能源车主提供了充换电服务。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在春运期间的广泛使用。
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返乡和返城途中的“充电焦虑”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然而,不少车主表示,今年的充电体验有了显著改善。极狐阿尔法T5车主王新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尽管出发前已做好充电排队的心理准备,但实际情况远比预期要好。在石家庄东服务区,他遇到了众多充电桩,甚至体验了超充服务,仅用十几分钟便完成了充电。
王新表示,首次充电经历让他意识到,在高速路上充电应优先选择大型服务区。随后的几次充电,他都选择了大型服务区,全程未遇到排队等待的情况。石家庄东服务区作为不少新能源车主离京南行的首个补电站,至少有26台充电桩,涵盖多个品牌,包括蔚来、小鹏、国家电网等。
特斯拉Model 3车主秦琴也分享了她的春运充电体验。她表示,近年来高速充电桩数量和功率的快速增长,让她决定在春运期间驾驶电动汽车返乡。她发现,如今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的充电桩已在高速服务区广泛布局,充电变得非常方便。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2024年底,中国充电设施总数已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车企方面也在积极布局充电设施。蔚来宣布已在全国建设3101座换电站和25424台充电桩;小鹏汽车则表示已累计建成1万台充电桩,并计划在2025年新增超过1000座超(快)充站。
然而,并非所有新能源车主的返乡之旅都如此顺利。1月24日,由于担心降雪导致拥堵,阿维塔12车主李兵选择一早从北京出发返回辽宁沈阳。然而,他还是遭遇了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以及服务区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在兴城服务区,他排队半小时后放弃了充电,选择下高速后在附近的理想超充站进行充电。
针对降雪天气和返乡高峰导致的充电需求激增,河北蔚来能源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提前排查充换电设施、发布宣传引导、调配换电站电池配比数量、安排人员清理积雪等。他们还在一些关键服务区增设了人力保障运营,以缓解充电排队现象。
对于如何缓解高速充电排队问题,业内专家也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可以通过与服务区协商,让两侧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引导新能源车主提前到高速服务区附近的城市充电;在一些繁忙的高速服务区布置移动充电设施也是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
尽管新能源车主在返乡途中仍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车企的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体验正在逐步改善。未来,随着更多超充桩的布局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