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月份的圆满落幕,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战役已悄然打响。尽管受春节假期影响,月度榜单姗姗来迟,但这并未掩盖行业内公司的精彩表现。
据统计,2025年首月,《汽车K线》追踪的86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大部分股票以下跌告终,整体平均收跌0.43%。相比之下,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收跌3.02%和2.48%,而恒生指数则表现相对强劲,收涨0.82%。在汽车行业股票中,港股也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
在涨幅榜的前五名中,港股占据了三个席位。其中,正通汽车以62.86%的涨幅领跑,小鹏汽车和地平线机器人紧随其后,分别收涨26.47%和25%。
正通汽车的大涨得益于一份认购协议的签署。根据协议,认购人将以10亿港元认购正通汽车发行的约66.69亿股股份。这笔资金将用于集团的日常运营、流动资金补充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战略投资或并购。正通汽车近年来亏损不断加剧,此次融资能否助其扭转颓势,尚待观察。
小鹏汽车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不仅在港股市场大幅收涨26.47%,在美股市场也实现了28.76%的涨幅。小鹏汽车的稳健交付量成为其股价上涨的重要支撑。1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30350辆新车,连续三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其中,小鹏MONA M03车型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1.5万辆,成为小鹏汽车的销量担当。
小鹏汽车在充电网络、欧洲市场布局以及飞行汽车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小鹏汽车仍需保持警惕。
与小鹏汽车的亮眼表现相比,蔚来汽车则稍显逊色。1月份,蔚来汽车仅交付13863辆新车,未能突破3万辆大关。理想汽车交付量也未能达到3万辆,为29927辆。这三家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新势力车企之间的排名再次发生变化。
除了小鹏汽车外,三花智控和地平线机器人也跻身月度涨幅榜前五名。三花智控因身为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等热门概念股而受到市场追捧。地平线机器人则因智能驾驶赛道的火热而受到券商机构的看好。
在跌幅榜方面,路特斯以24.38%的跌幅领跌。如祺出行跌幅也超过20%。百得利控股、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股份的跌幅均超过15%。
路特斯在2025年开年以来的重要事件是莲花品牌的回归。然而,品牌改名能否提升销量、扭转亏损状态,目前仍不得而知。如祺出行则在1月14日盘中刷新了52周最低价。有分析认为,2025年将是自动驾驶的决胜之年。
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股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上汽集团在发布2024年12月销量后首日开盘收跌8.33%,并开启了下行通道。东风汽车集团则在披露2024年12月销量后次日录得5.06%的跌幅。这两家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在上个月的表现欠佳,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仍在积极寻求突破和发展。随着新一轮价格战的开启和销量的发布,各家公司已进入酣战状态。2025年注定将是更加残酷的一年,但也将是充满机遇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