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驾驶领域的明星独角兽企业纵目科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欠薪、欠保、高管失联等消息接连传出,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悉,纵目科技已欠薪长达四个月,社保也未按时缴纳。记者实地探访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的办公地点发现,整幢办公楼已人去楼空,玻璃正门被白幕遮盖,公司前台贴满了贷款到期通知、社会保险费限期缴纳通知书等告示,表明公司资金流或已枯竭。员工寄来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文件杂乱无章地堆砌在办公间门口。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供应。曾几何时,纵目科技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佼佼者,历次融资阵容豪华,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然而,如今却落得一地鸡毛。
纵目科技的员工们表示,公司内部的惯例是每月10号发工资,但从去年11月开始,工资就一直没有按时发放。高管们一开始解释说是融资未到账,预计月底会补发,但这一承诺并未兑现。此后,公司以各种理由持续拖欠员工的薪水和社保。直到春节前夕,公司内部划拨给外派技术人员的补贴资金被部分高管组成的“小团体”转到个人账户上,这一事件彻底激怒了员工,也让大家意识到了公司的困境。
作为纵目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唐锐的意图和行踪成谜。据员工透露,唐锐为外籍华人,目前已失联,微信、电话均无法联系上,其社交账号显示IP在日本。纵目科技的“二把手”及其他高管也联系不上。员工们表示,由于无法正常办理离职手续,他们只能先寄送“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到办公地点,然后再通过监管部门解除劳动合同。
纵目科技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近年来,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盈利情况并不理想。数据显示,纵目科技从2021年至2023年,虽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分别为2.25亿元、4.69亿元和4.98亿元,但净亏损分别为4.34亿元、5.88亿元和5.64亿元,累计亏损近16亿元。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逐渐凸显,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除了财务困境外,纵目科技还面临着技术护城河坍塌、核心客户流失等问题。公司以自动泊车技术起家,但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上相对滞后,导致技术护城河难以坚守。同时,在大型车企加速自研智驾的背景下,纵目科技的“大客户”订单也沦为了技术维护的“边角料”。管理层在战略上的误判也加速了公司的衰败。例如,公司一度全力押注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业务,导致主业进一步失血。然而,FlashBot业务并未取得太大提升,市场反应冷淡,成为压垮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纵目科技的遭遇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平衡好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与资金管理是每一家企业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对于纵目科技而言,如今的困境已经到了生死一线的地步。若能成功完成业务并购或许能在新的资本和资源支持下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重回正轨;但如果并购失败融资也无法顺利推进等待它的可能将是更加艰难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