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车险改革破局:保费贵投保难问题有解了?

时间:2025-02-12 09:28:1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环保意识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去年全年的产销量均突破了1200万辆大关。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之下,新能源车主们却面临着保费高昂与投保困难的双重挑战,保险机构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实现新能源车险的全面覆盖与费用降低,相关部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及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旨在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推动新能源车险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主的切实需求。

新能源车险市场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赔付成本高,导致保费居高不下且保险公司承保亏损。据统计,新能源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行业平均水平高达107%。其中,维修成本高昂是推高赔付率的关键因素。由于新能源车型在设计上更加集成化,一旦受损,往往需要更换整个部件而非单独修复,这大大增加了维修费用。例如,某些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长车灯一旦损坏,就需要整体更换,费用高达数千元。

为了从源头上降低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指导意见提出了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的举措。这意味着在新车上市时,将通过低速碰撞试验评估其损失状况和维修成本,并据此划分风险等级。车险费率将与风险等级挂钩,从而实现“奖优罚劣”,鼓励车企优化设计与生产,降低碰撞损失和维修成本。

指导意见还强调了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的重要性,以推动提高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降低零部件使用及维修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预计将有更多专业零配件企业涌现,加强通用化、标准化零部件的使用,从而降低车险业务赔付成本。

针对新能源车险的特殊性,指导意见提出了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的要求,包括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这一举措旨在满足新能源网约车等营运车辆的实际需求,避免车主因误投家用车险而遭遇拒赔的情况。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快速发展,指导意见还鼓励保险机构研究推出“车电分离”模式的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为换电车主提供更加优惠的保险保障。

为了解决新车型和小众车型投保难的问题,指导意见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目前,“车险好投保”平台已上线运行,车主可通过该平台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完成投保。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投保压力,确保了车险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定价方面,指导意见要求持续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和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通过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使车险定价更加精准合理。同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使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实现优质优价。

最后,指导意见还鼓励保险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同时,强化新能源车险服务规范,提升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