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招旺季,众多求职者怀揣着跳槽的希望涌向各大招聘平台,然而,求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少陷阱和套路让普通打工人防不胜防。
近期,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网友爆料,称在脉脉平台上遭遇了不少“大佬”级用户的主动添加,这些用户声称能够提供内部推荐机会,实则却是为了引流到其他平台进行诈骗。这一现象并非个例,BOSS直聘等平台上也充斥着大量看似诱人的“高薪”职位,如“网约车司机月入18k”、“兼职日结500一天”,但这些职位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求职者们在面对“前程堪忧”、“失联招聘”、“裂聘”、“BOSS直拒”等招聘与求职信息失真、HR已读不回、薪资文字游戏以及骚扰信息不断的困境时,对平台的吐槽声此起彼伏。那么,这些虚高的网约车司机岗位以及求职App上的“杀猪盘”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求职者们又该如何避开这些坑?官方对此类求职骗局和套路有何应对措施?
在求职网站上,诸如网约车司机等蓝领招聘岗位屡见不鲜,这些岗位通常以“0成本提车”、“公司提供岗前培训”、“日流水平均400-600”等诱人条件吸引求职者。然而,当求职者与这些所谓的HR取得联系后,往往会发现所谓的“高薪”背后其实是租车行的销售策略。这些HR会推销租车服务,并含糊其辞地回避具体的薪资问题,只表示“多劳多得”,而所谓的“保底流水”也往往只是第一个月的短暂福利。
以新识研究所的亲身经历为例,在BOSS直聘上,一旦接触到类似网约车司机的招聘信息,就会被所谓的招聘专员狂轰滥炸。这些专员实际上是租车行的销售人员,他们利用高薪诱惑求职者租车,然后以高昂的租金和模糊的收益承诺让求职者陷入困境。有经验的司机透露,这样的流水承诺往往是虚假的,真实收入远低于宣传。
而在脉脉平台上,诈骗套路则更加隐蔽。诈骗者通常会冒充上市公司高管或重要人物,以招聘为幌子与求职者沟通,然后诱导求职者转移到其他聊天软件进行进一步诈骗。有求职者就在微软的Teams软件上遭遇了“卖茶女”的诈骗套路,最终损失惨重。此类诈骗案例在脉脉上屡见不鲜,尽管平台曾发表声明并加强安全提醒,但问题依然存在。
面对这些招聘陷阱,BOSS直聘和脉脉平台是否知情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新识研究所与两家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BOSS直聘的工作人员表示会感谢反馈并处理相关问题,但对于是否存在打着招聘做销售的情况未予直接回应。脉脉则表示已建立审核机制并加强安全提醒,但对于为何还会出现诈骗情况,工作人员只能建议用户举报。
除了这些极端的诈骗情况外,求职者们还面临着诸多令人不胜其扰的招聘套路。如“欺骗式”招聘,招聘信息看似优厚,实则暗藏玄机,如月薪范围虚高、实际底薪极低、工作性质与招聘广告不符等。还有“僵尸型”岗位,这些岗位长期挂着却无人回应,浪费求职者的时间和精力。更有甚者,一些企业为了储备人才或试探市场薪资水平而长期挂着招聘岗位,实则并无招聘计划。
最让求职者们头疼的是那些“牛皮癣”类型的广告。一旦求职者活跃于招聘平台,就会收到大量财经主播、客户经理等岗位的骚扰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重复,让求职者不胜其烦。
招聘平台作为连接求职者和企业的桥梁,应该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和信息真实性核查机制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求职者提供一个公平、透明、安全的求职环境,实现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平台和社会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