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合资车“一口价”大促销,能否挽回市场颓势?

时间:2025-02-17 17:24:1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竞争图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似乎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自主品牌车企近期掀起了“智能驾驶普及化”的讨论浪潮,并积极备战相关技术升级。与此相反,合资品牌却深陷价格战的泥潭,竞相推出“一口价”销售策略。自上汽通用率先实施这一策略后,大众、奥迪、丰田、现代、日产等众多在华合资车企纷纷跟进,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一口价”车型。

其中,北京现代的降价幅度尤为引人注目,部分车型降幅超过4万元,且涵盖了多款主力销售车型。东风日产方面,全新轩逸、逍客以及天籁等车型也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一口价”,进一步拉低了市场售价。

尽管合资车企多采用传统的4S店销售模式,在价格透明度上不及直营模式,但在“一口价”策略下,各经销商基本按照统一政策执行,避免了恶性竞争。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还能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促进销售成交。

从实际效果来看,“一口价”策略确实对销量产生了积极影响。上汽通用自实施该策略以来,多款车型销量持续回暖,实现了终端销量的六连涨。上汽大众的途岳新锐和帕萨特等车型也取得了显著增长,尤其是帕萨特,在某个月份实现了月销量3万台的佳绩。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口价”并非万能良药。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和科技战,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已经率先发起了“智能驾驶普及化”的挑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科技配置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这一背景下,合资品牌若想在市场中立足,仅凭价格战显然已不足够。它们面临的挑战更多来自于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层面。尽管部分合资车企已经规划了新能源车型的推出,但总体来看,智能纯电新车占比仍然较小,大部分仍以年度改款的燃油车型为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8%,而合资品牌份额持续下滑。面对技术战和价格战的双重压力,合资品牌未来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