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非货ETF市场资金流动趋势显现新动向,投资者情绪与资金分布出现了微妙变化。数据显示,自春节假期结束后,非货ETF市场已连续两周遭遇份额净赎回,资金撤离态势明显。
尽管市场整体呈现赎回压力,但港股主题ETF却成为交易热点,多只产品成交额显著。特别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在当日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市场焦点。同时,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等港股主题ETF成交额也均超过80亿元,显示出市场对港股主题的浓厚兴趣。
然而,高成交额并未阻止资金对部分港股主题ETF的净赎回。统计显示,上周非货ETF整体净赎回达到306.16亿份,其中港股主题ETF成为赎回重点之一。挂钩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ETF合计被净赎回超过42亿份,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更是以41.64亿份的赎回量位居榜首。挂钩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的ETF也被净赎回超过4亿份,显示出资金在高抛低吸中的灵活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赎回压力较大,但部分港股主题ETF却逆市获得资金青睐。例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上周基金份额增加9.18亿份,成为被净申购最多的非货ETF之一。同时,景顺长城基金、广发基金旗下的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及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也获得超过3亿份的净申购,显示出资金对港股市场部分板块的看好。
在宽基ETF方面,资金流出趋势同样明显。数据显示,上周宽基ETF合计净赎回182.65亿份,其中挂钩中证A500指数的ETF赎回量最大,达到60.18亿份。科创50指数、沪深300指数、科创100指数的相关ETF也分别遭遇不同程度的净赎回。
在主题细分赛道方面,资金流向呈现分化态势。光伏产业、券商、黄金、创新药等主题ETF获得较多净申购,而医疗、芯片、动漫游戏等主题ETF则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这一分化现象反映出投资者对不同行业板块的看好与担忧。
对于A股市场,有机构表示仍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美元指数下行及国内金融数据超预期有望对市场形成提振作用,而投资者对国内科技产业的信心提升则可能推动中国资产估值的整体性修复。同时,AI应用、AI基础设施等领域可能成为市场热点,具备出海能力的公司、高端制造以及受益于国内消费刺激政策的行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港股市场,有机构指出,尽管情绪与估值在短期内可能已有所透支,但港股市场仍具备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已回落至较低水平,而科技板块的乐观情绪也可能进一步推升恒指。然而,他们也强调,在上述点位继续上行需要更为乐观的假设为前提,并承担更多的波动风险。
还有机构认为,在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红利策略可能具备较大优势。特别是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港股通央企红利的股息率优势显著,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