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沃尔沃汽车因一起涉及“山寨”音响的事件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报道,有车主在购买沃尔沃汽车后发现,4S店原本承诺安装的“宝华韦健”原厂音响被悄然替换成了山寨版本,这一发现引发了车主的强烈不满。
山寨版音响在外观上几乎可以乱真,仅在“Bowers & Wilkins”的logo中将“W”替换成了“VV”,这种细微的差别很难被一般消费者察觉。若非这位细心的车主发现,这一以假乱真的替换行为或许将永远隐藏在幕后。宝华韦健这一高端音响品牌,也因此被戏称为宝华“伪”健。
音响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重要卖点之一,一直是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然而,这并不是豪华品牌首次在音响配件上遭遇质疑。早在2022年,就有HiPhi X车主因车辆上安装的“英国之宝”音响品质粗糙且缺乏产品标识,而起诉高合汽车虚假宣传。
与那次事件类似,此次沃尔沃事件也揭示了豪华品牌在音响配置上“贴牌溢价”的现象。尽管许多行业和品牌都存在贴牌操作,但关键在于品质和体验是否能与宣传相符。这取决于车企对其配件供应链的严格管控,而沃尔沃此次显然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严重漏洞。
据了解,这些被替换的音响配件属于“后装”范畴,即在车辆出厂后由经销商自行加装。然而,沃尔沃对经销商和零配件供应链的管理存在重大不足,原厂配件全链路溯源制度形同虚设,使得部分4S店和山寨音响制造商有机可乘。
尽管这一事件并非厂家层面的造假行为,但最终仍将对沃尔沃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沃尔沃与宝华韦健的合作本是提升豪华体验的重要一环,但由于供应链控制力的不足,这一合作如今已沦为空谈。当经销商为了短期利益而践踏品牌价值时,车企的高端叙事便显得苍白无力。
深入探究此次事件的根源,不难发现汽车行业转型期的压力传导至经销商层面,是导致其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二线豪华品牌销量普遍大幅下滑。以沃尔沃为例,其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滑8.2%,创下近五年新低。
车企销量的下滑直接导致渠道受损,经销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已达半数以上,盈利比例大幅下降。新车销售亏损现象普遍,现金流紧张,迫使经销商在售后和精品业务上寻求利润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部分经销商为了压缩成本、提升利润,不惜抓住厂家失察的漏洞,将原厂高溢价配件替换为低价山寨品。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利润增长,但长期来看将严重损害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沃尔沃在事件发酵后迅速发布声明,承诺彻查、致歉并规范销售流程,部分涉事车主也已获得赔偿。然而,这一举措并未能彻底消除事件的影响。沃尔沃需要深刻反思其管理体系中的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销商体系的合规性,以重建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