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汽车在近期的一系列动态中,揭示了其面对财务困境的坚决态度和应对策略。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在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了旨在削减约4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91.9亿元)成本的扭亏计划,目标是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产品竞争力,来推动公司的营收增长。
这一战略发布正值日产宣布终止与本田的合并谈判,并同步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日产汽车在该季度的合并净营收为3.1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490亿元),但营业利润率仅为1%,净亏损达到了14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7亿元)。这一表现延续了之前的亏损状态,显示出日产在财务上的严峻挑战。
内田诚在发布会上坦承,尽管日产在美国和东南亚的裁员与关闭工厂措施已经实施,但并未能有效扭转亏损局面。因此,他面临着来自董事会成员和合作伙伴雷诺的巨大压力,甚至有传闻称日产董事会已开始非正式讨论他的离职时间。然而,内田诚表达了留任至2026年的决心,并认为在公司现状未得到改变前辞职是不负责任的。
为了扭转局势,日产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扭亏计划。首先,内田诚提到的4000亿日元降本举措是重中之重。日产计划通过削减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重组制造工厂以及提升研发效率等方式,在2026财年前共削减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约4000亿日元。此举旨在将汽车业务的收支平衡点从310万辆降至250万辆,并稳定营业利润率在4%的水平。
在降本的同时,日产还计划通过推出搭载差异化技术的产品来推动营收增长。在2025和2026财年,日产将推出全新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并对热销的微型车和大尺寸厢式车型进行革新。日产还将扩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阵容,并在2026财年推出的车型上搭载全新的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功能。
内部管理方面,日产将对组织架构进行精简,采用单层、不设立执行官的架构,高层管理职位将减少20%。同时,通过明确全球和区域职能的角色和职责,打造一个简化高效的全球总部。
尽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扭亏计划,但对于日产来说,依靠自身走出困境仍然充满挑战。内田诚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仅靠自身的重组努力很难生存下去,将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来提升企业价值。然而,从本田方面的反应来看,作为最先试探的合作伙伴,本田并未认可日产的扭亏计划,这增加了日产寻找新合作方的难度。
尽管如此,日产仍表示将加快推进与联盟伙伴以及本田汽车等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项目,并对合作伙伴机会进行战略审视,以寻求能够大幅提升企业价值的合作机会。然而,在“收购”与“合作”的摇摆中,目前尚未展现出扭亏能力的日产,其未来发展蓝图仍充满不确定性。
从财报数据来看,虽然全球的裁员与关厂进度缓慢,但日产的营业利润率已经从半年报时的0提升至三季度的1%,显示出内田诚和日产仍在竭力避免陷入负收益的恶性循环。然而,日产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现金状况能否支撑扭亏计划走向投入高点,以及期待中的下一任合作伙伴是否会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