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近期低调推出了一系列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处理器新品——锐龙AI H 300系列。这一系列处理器已被联想等品牌悄然采用,进一步丰富了AMD复杂多变的命名体系,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困惑。
AMD此次发布的处理器命名规则相当繁琐。高端系列以Strix Point为代号,命名为锐龙AI 300系列;低端系列则采用Krackan Point代号,同样归入锐龙AI 300系列。更为高端的则是代号为Strix Halo的锐龙AI Max 300系列,以及专为商务应用设计的锐龙AI Max PRO 300系列。在这些命名中,AMD还巧妙地加入了一个独立的字母“H”,并且前后都留有空格,形成了独特的命名风格。
锐龙AI H 300系列具体包括三款型号:锐龙AI 9 H 365、锐龙AI 7 H 350和锐龙AI 5 H 340。其中,锐龙AI 9 H 365属于高端的Strix Point系列,而后两款则属于Krackan Point系列。尽管命名有所不同,但这些处理器的规格参数与国际版的锐龙AI 9 365、锐龙AI 7 350和锐龙AI 5 340完全相同,无论是核心数、缓存、频率、集成显卡还是功耗,都保持一致。
然而,AMD的命名混乱并未止步于此。还有一个名为锐龙7 H 260的处理器,它实际上是锐龙7 8845HS的马甲版本,目前仅用于华硕无畏16锐龙版2025。这种做法与之前的锐龙8000H系列和锐龙7000H系列类似,这些也是中国特供版本,与国际版的锐龙8000HS系列和锐龙7000HS系列在性能上并无明显差异。
对于AMD为何采取这样的命名策略,目前尚不清楚。有猜测认为,可能是AMD认为中国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带有“H”后缀的处理器,而非“HS”后缀。不过,这种猜测并未得到AMD官方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