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阿里2025:AI引领翻身仗,电商全球化能否再创辉煌?

时间:2025-02-21 12:27:4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2025年初,阿里巴巴似乎迎来了全面复苏的时刻,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为这家电商巨头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节期间,本是电商行业的传统淡季,但阿里却因AI技术频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先是受到DeepSeek的启发,阿里自研的开源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受到广泛关注;紧接着,在大年初一(1月29日),阿里发布了最新版本的Qwen2.5-Max模型,据评测显示,其性能已经超越了DeepSeek V3。

进入2月,阿里的好消息不断。11日,有消息称阿里与苹果就AI业务达成了合作,这一消息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阿里的信心。AI,这个马云多年来一直强调的领域,终于为阿里带来了实质性的风光。

对内,阿里智能云集团扛起了公司利润增长的大旗;对外,AI技术让阿里的股价结束了下跌趋势。自Qwen最新大模型发布以来,阿里股价上涨超过36%,最新收盘价为120.9港元/股,市值激增8000亿港元,达到2.3万亿港元。

这一切的转变,与阿里新任CEO吴泳铭的推动密不可分。自2023年9月上任以来,他确立了“用户优先”和“AI驱动”两大战略,并在整个2024年对阿里进行了多次调整。

2月20日,阿里发布了最新的财报,这份财报可以说是对过去一年调整成果的检验。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阿里表现稳健,营收同比增长8%至2801.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239.12%至489.45亿元。而全年来看,阿里营收达到9817.67亿元,归母净利润2203亿元。

阿里的业务布局可以划分为三大层级。首先是云智能和国际商业,它们分别担任着利润增长和收入增长的重任,成为阿里的核心驱动力。云智能集团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都是盈利且利润增速最快的业务,第四季度依旧保持盈利,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3%。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则连续四个季度收入增速最高,主要由速卖通和Trendyol的收入增长所驱动。

其次是以淘天集团为核心的中国商业业务。这是阿里在2024年面临压力最大、调整也最大的板块。其收入同比增速在四个季度中几乎停滞,为了抵抗竞争,阿里采取了低价策略,但这也导致了广告费用和佣金费用的增长放缓。不过,通过调整收费政策,阿里的客户管理收入在年末有所回升。

第三层级包括高德和饿了么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这个板块面临着扭亏和应对行业竞争的双重压力。尽管收入增幅一直排在前列,但连续十多个季度仅减亏未扭亏。不过,2024年第四季度,其经调整EBITA亏损大幅缩小,或许有望在2025年实现转亏为盈。

在AI方面,阿里的表现尤为抢眼。DeepSeek的出现让人们注意到了开源大模型的竞争力,而阿里通义千问系列模型在开源生态中的地位也被重新审视。特别是苹果选择阿里作为合作商,为中国版iPhone开发人工智能功能,这一消息再次提升了阿里的行业地位。阿里在AI领域的多年投入,终于开始显现回报。

阿里在AI领域的优势在于其端云混合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以及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这些优势使得阿里能够在与DeepSeek等其他公司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阿里云作为国内多个大模型公司的云基础供应商及主要投资方,也在助力它们训练大模型的过程中不断迭代自身。

国际商业业务同样代表着阿里的未来增长空间。这块业务已经形成了跨境业务+海外本土业务的格局。在蒋凡的带领下,速卖通等电商平台进行了投入和改造,通过优化仓储物流、提供退货保障等措施,吸引了大量用户。尽管背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速卖通已经成为阿里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

在国内零售业务方面,阿里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淘天集团通过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调整流量分配机制等措施,稳住了集团收入。同时,阿里也剥离了部分持续亏损的线下零售资产,如银泰和大润发等,将重心放在了即时零售业务上。

随着京东、美团和抖音等竞争对手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加速,饿了么需要再一次证明自己。阿里已经对饿了么进行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以提升经营效率和优化成本。

整体来看,2024年的阿里已经缓过来了。在AI和国际电商业务的推动下,阿里有望在2025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