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陆晔谈算法时代:农村女性直播带货,技术如何照亮生活新可能?

时间:2025-02-21 16:47:5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信息洪流的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正悄然改变着无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在大凉山深处,不识字的彝族女性通过短视频窥见了外界的广阔天地;在偏远的乡村,农村主妇自学直播带货,不仅丰富了家庭经济,更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而在繁忙的工地上,农民工女孩用短视频记录歌声,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欣赏。这些故事,正是短视频平台连接人与人、让普通人享受算法技术红利的生动写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作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对短视频推荐算法技术背后的价值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指出,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人工筛选信息已变得不切实际,算法成为了我们获取个性化信息的关键。陆晔教授用一句幽默的话诠释了算法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算法推荐,你爸爸可能得砸手机,因为他不想再看你刷的那些内容。”

陆晔教授不仅是复旦大学的法学博士,更是新闻传播界引用量极高的论文《成名的想象》的合著者。她持续关注新闻生产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尤其关注短视频算法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她提到了一部纪录片《张拔村最后的导演》,片中一位山西废弃村落的阿姨,通过短视频记录村里的生活,吸引了数百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关注。陆晔认为,这些短视频对于即将消失的村庄和村民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陆晔教授看来,新媒体时代让个体声音得以放大,普通人得以参与公共生活。她强调,短视频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还让人们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外界看到自己。她关注到短视频平台上的职业可见性,认为这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走到前台,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对于弱势群体和非主流人群而言,被看见是保障他们需求的第一步。

陆晔教授的学生中,有一位研究直播卖货的农村妇女,她们通过培训学习如何运营短视频账号,按照自己理解的算法规则制作内容。虽然有时策略奏效,有时失败,但她们从未放弃学习,对自己的生意和工作充满了信心。陆晔认为,这种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值得社会关注。她指出,算法并非万能,也非万恶之源,人们应该理性看待其利弊。

针对短视频时代的“后真相”现象,陆晔教授有着独特的见解。她认为,“后真相”并非媒介变革后的必然结果,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背后隐藏着利益和流量的驱动。相反,短视频的全民化也为追求真相提供了可能。她提出了“公民见证”的概念,即每个用户通过手机记录碎片化信息,整合出更完整、更充分的事实性信息。这一方式已成为许多媒体机构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社交媒体去中心化的年代,陆晔教授认为文化不再由大众媒体和知识精英独断,每个人都参与到了对文化的定义和阐释中。她以五条人乐队的仁科为例,说明大众文化也能孕育出优秀的音乐人。她认为,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革,需要更多人参与公共生活,共同塑造和定义我们的文化。算法不仅属于算法工程师,也属于每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发声,加入到算法政策制定和技术原则的协商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