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新世代车型蓄势待发,大圆柱电池技术成焦点。随着时钟的滴答声,宝马新世代车型的上市日益临近,业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大圆柱电池能否准时到位?
近日,宝马集团隆重发布了其全新一代eDRIVE电驱技术,第六代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组合亮相,为消费者带来了性能和体验上的“飞跃”式提升。特别是大圆柱电池,与第五代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提升了20%,使得宝马新世代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了30%,充电速度也提升了30%。同时,第六代电驱系统的整体能效提升了20%,成本降低了40%-50%。
宝马强调,大圆柱电芯的大规模量产正在稳步推进,中国供应商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将成为宝马大圆柱电芯规模量产的两大主力供应商。近日,《电动汽车观察家》有幸参观了慕尼黑宝马集团电池制造能力中心,亲眼见证了大圆柱电池在试制工厂的制造全过程,并与宝马负责生产的董事、首席电池专家和一线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宝马电池团队从上到下均表示:为新世代车型,他们已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宝马的大圆柱电池与特斯拉的略有不同。尽管直径相同,均为46毫米,但宝马的大圆柱电池高度更高,分别为95毫米(4695)和120毫米(46120),略高于特斯拉的4680电池。宝马工程师表示,采用两种电芯是为了更好地匹配不同车型的需求。在电芯性能上,宝马并未公布具体参数,但相较于第五代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均有显著提升。
在技术层面,宝马选择了传统的湿法工艺,而特斯拉则尝试采用干法工艺。干法工艺难度极高,也是特斯拉4680电池难产的原因之一。宝马和特斯拉在成组、上车的技术方案上也存在差异。特斯拉采用CTC技术,将电芯直接放置到汽车底盘上,追求极致的方案。而宝马则采用CTP技术,电芯直接成组为电池包,然后通过“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使电池包与车身结构融合为整体。两者的最终效果相似,但宝马的方案更适合与供应商协作,并且便于多个车型协同以及量产爬坡和流程的把控。
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宝马自主研发了一套高度智能的“能量智控系统”(Energy Master)。该系统位于电池包顶部,能够全局掌管高低压电源以及电池数据,同时对电机和整车电气系统能量供给进行智能精准调控。该系统还支持整车远程实时升级,保持客户体验与时俱进。这一智控系统将于今年8月在宝马兰茨胡特工厂投产。
在进度方面,宝马电池制造能力中心已经成功跑通了大圆柱电池的生产流程,兰茨胡特工厂也跑通了电池包智控系统的生产。同时,宝马的供应商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已经产出了小批量的大圆柱电池。利用这些电池,宝马沈阳工厂等已经在2024年年底开始试生产电池包。装配这一电池包的新世代车型正在进行上市前的测试。
宝马新世代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亮相,2026年大规模量产。在宝马和供应商的努力下,大圆柱电池有望实现业界首次真正大规模量产装车,攻克这一业界难题。宝马集团上下对此信心十足,他们表示,改变电池规格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因为他们确信能够在大圆柱电池上实现最好的创新和技术。这一代电池的性能,将远远优于目前市场上任何同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