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则法律新闻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知名游戏《宝可梦》的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该案的核心争议在于手游《口袋妖怪:复刻》被指侵犯了《宝可梦》的知识产权。
据悉,此案的一审判决结果要求被告公司支付高达1.07亿元人民币的赔偿。然而,被告广州麦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霍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此判决表示不服,并向广东高院提起了上诉。在二审过程中,广东高院通过深入调查案件事实,明确了争议焦点,有效缩小了双方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及赔偿计算等方面的分歧,为后续调解创造了有利条件。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2月18日,被告公司公开发布了道歉声明,承诺将停止一切侵犯《宝可梦》游戏及其权利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目前,双方已全面履行了调解协议,这起历时三年的诉讼案终于在广东画上了句号。
那么,这起涉及天价赔偿的案件是如何实现和平解决的呢?事情还得从2015年7月说起,当时麦某网络和霍某网络推出了手游《口袋妖怪:复刻》。随后,日本株式会社宝可梦发现该游戏中大量使用了《宝可梦》的设计元素,并于2021年12月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一审法院认定原告胜诉,判决被告赔偿巨额费用。然而,被告公司对此判决结果不满,选择上诉至广东高院。
在二审过程中,广东高院不仅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游戏产业协会代表及高校师生等旁听庭审。合议庭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轮释法答疑,引导当事人对诉讼结果进行合理预判。同时,法院还依托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立的诉调对接机制,邀请了专业调解员参与调解。最终,通过“示范判决+委托调解”的方式,双方就争议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说到“宝可梦”这一IP的价值,可谓不容小觑。自1996年推出第一款游戏以来,“宝可梦”凭借其丰富的动画、游戏和周边产品,逐渐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游戏品牌。日本株式会社宝可梦负责管理这一IP的授权、商品销售等事务,其财报显示,该公司在过去一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
而《口袋妖怪:复刻》这款游戏自2015年上线以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正是由于其大量使用了《宝可梦》的设计元素,才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值得注意的是,广东法院在近年来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审理了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网络游戏案件。法院提醒游戏产业从业者,要在游戏玩法等要素上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游戏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