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正式官宣了深度合作的消息。这一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协作。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消息,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涵盖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旨在共同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品。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共同见证了此次签约,签约代表分别是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和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
此次合作被证实将采用智选车模式,这一模式下,华为不仅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还将深度参与产品从定义到营销的各个环节。华为的线下门店也将为上汽汽车的销售提供支持。
据透露,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荣威旗下的内部代号为“ES39”的车型打造,搭载华为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这款车预计将在第四季度上市,覆盖15万至25万元的售价区间,将成为鸿蒙智行品牌中最便宜的车型。这款车也将进入鸿蒙智行的销售渠道,成为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的一员。
事实上,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早在2024年11月就传出了风声。上汽集团在1月中旬密集申请了包括“尚界”、“上汽尚界”在内的多枚商标,并设计了与鸿蒙智行其他品牌相似的标识。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猜测,尚界被视为鸿蒙智行品牌的第五“界”。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之所以备受瞩目,很大程度上源于业内对于“灵魂论”的讨论。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汽无法接受由单一供应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因为这可能会让供应商成为“灵魂”,而上汽则沦为“躯体”。然而,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上汽集团面临着销量下滑、毛利下降的困境。2024年,上汽集团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7%至90%,销量也大幅下滑,失去了国内车企销量第一的宝座。
相比之下,华为在汽车圈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24年,华为与赛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汽车打造的鸿蒙智行品牌累计交付新车44.5万辆。其中,赛力斯凭借“问界”品牌实现了扭亏为盈,问界M9和问界新M7的销量均表现出色。
在官宣与华为合作的前几日,上汽集团还对乘用车板块进行了重大人事调整。此次调整涉及荣威飞凡品牌和MG(名爵)品牌,中高层干部变动达63人。这一举措被视为上汽集团变革决心的一部分。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意味着双方在技术和市场上的深度融合,也反映了汽车行业的变革趋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上汽集团选择携手华为,共同探索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