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券商资管大考:百亿集合产品到期,如何转型强化业务联动?

时间:2025-02-22 20:19:0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券商资管业务正逐渐成为证券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受资本市场波动性增加、利率下行趋势以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券商资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券商资管业务展现出强劲的逆势增长态势。特别是在2024年,尽管面临诸多不利条件,该业务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然而,行业内部的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头部机构与中小券商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进入2025年,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券商资管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业务结构在深化调整中稳步前行。

在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集合产品的命运备受关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集合产品的清退与持牌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产品到期日的临近,券商资管规模或将面临逐步缩减的挑战。如何在转型中寻找突破口,成为券商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发挥自身产品和投研优势,实现业务板块间的协同联动,被视为券商在资管赛道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券商资管业务的分化趋势不仅体现在头部机构与中小券商之间,还体现在不同类型产品的表现上。在过去一年中,尽管经纪、投行业务持续承压,但券商资管业务却相对亮眼。特别是在股债市场双双走强的背景下,部分券商资管在权益和债券市场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成立满一年的券商资管产品平均收益达到4.70%,其中股票型资管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平均收益达到7.78%。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理财观念的成熟,大众对于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储蓄与单一投资渠道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在产品创新方面,资管业务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资管机构凭借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提供涵盖股票、债券、基金、另类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这不仅提升了券商资管的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尽管券商资管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但行业整体头部效应依然明显。数据显示,前10家券商资管份额占比超过全市场的60%。其中,中信、中金、国泰君安等凭借全牌照和投研协同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小机构如中泰资管则以“精品店”模式突围,首创证券则围绕“多资产多策略”转型布局,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长。

在资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券商机构将业务扩展到公募基金领域已成为提升竞争力和实力的必然选择。截至2024年年末,已有15家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业务管理资格。然而,从2023年底兴证资管获批公募基金资格后,至今暂无新增机构。这表明,尽管券商对公募基金业务充满期待,但获取相关资格并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正面临清算的压力。根据证监会要求,这类产品需在完成公募化改造后逐步转型或清盘。数据显示,仅2024年最后一个月,就有多达51只产品发布延长存续期限的公告。头部大型券商机构和中小机构对待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的处理方式不同。大型券商或利用资本和资源优势加速申请公募牌照,或依托投研能力和客户基础,将到期产品转化为公募基金或私募主动管理类产品。而中小券商则更多选择到期清算,尤其是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的产品。部分中小券商还选择与公募机构合作,将产品管理权转移至已持牌方,以规避合规风险。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券商资管需要着眼业务协同,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各家券商资管能力深耕侧重点不同,但构建“投行+资管+投研”生态链已成为共识。通过参与Pre-IPO企业融资、并购重组配套资管计划等方式,实现收益链条前移。同时,强化绝对收益能力,布局“主观多头+固收+”策略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券商资管要想取得优势,还需进一步发挥自身在资本市场的专业优势,加强与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联动。例如,利用投行的项目资源为资管产品提供优质资产,通过经纪业务渠道拓展客户资源等。这将有助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与综合竞争力,引领券商行业走向更加多元化、稳健化的发展之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