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近期揭示了其第六代eDrive电机技术的核心优势与制造工艺,标志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一次重要革新。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电动驱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还展现了宝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深厚积累与前瞻视野。
励磁电机作为第六代eDrive技术的亮点之一,通过电励磁控制转子磁场,实现了磁场强度根据负载变化的实时调节。这种技术使得电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高效和稳定的动力输出,有效避免了失速现象,尤其在高转速和大负载情况下展现出极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励磁电机不使用永磁体,从而消除了对稀土资源的依赖,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能源节制的问题。
然而,打造稳定高效的励磁电机并非易事。宝马需要解决如何精准控制转子磁场的问题,并确保电动机在高功率输出下的热管理。为此,宝马通过高度集成的电驱动装置解决了电励磁控制的精度问题,并引入了创新的冷却技术,确保电动机在高负载和高温环境下依然保持优异的性能。
除了励磁电机,宝马还引入了ASM(异步电机)进一步提升电动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与传统永磁电机相比,异步电机不依赖永磁体,因此也不需要稀土材料,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尽管在功率密度上稍逊一筹,但异步电机超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和极端驾驶条件下更具优势。
宝马第六代eDrive系统的另一大特点是电机布局的灵活性。配备第六代电驱的新世代车型相比第五代车型在能量损失上减少了40%,成本降低了20%,重量减轻了10%。未来,宝马的电动产品将搭载单电机、双电机、三电机以及四电机等多种动力配置,为不同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动力解决方案。
在制造工艺方面,宝马用制造高性能发动机的标准来开发励磁电机。兰茨胡特工厂和斯太尔工厂作为宝马的明星工厂,承担了第六代电机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组装任务。兰茨胡特工厂引入了3D打印砂芯技术和注射铸造工艺,大幅提升了电机的制造精度和热管理性能。而斯太尔工厂则逐步向电动驱动系统的生产转型,与均普智能共同研发并制造出了高效的多合一电驱产线。
宝马集团董事诺德科沃奇博士表示,宝马始终以强大的内燃机技术为立足之本,在电动化转型中,将这一基因延续至电驱系统的研发,致力于打造兼具独特性与运动美学的电动驾驶体验。宝马不断探索如何将标志性的驾驶乐趣融入电动出行,并明确三电系统的集成稳定和统一性是电动汽车的最高要求。
随着新世代车型2026年在中国量产,宝马集团围绕现地化的制造逻辑,在供应链高度垂直整合的背景下,强化核心技术的标准制定,确保动力源的高标准门槛。从电芯标准到电池组标准,从电机开发逻辑到电机壳体的浇铸工艺,宝马在开放与闭合中寻找平衡,通过自研核心技术与标准,建立与自身整车性格适配的战略性技术体系。
宝马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的推出,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效、更可靠的电动驱动系统,还展示了宝马在电动化转型中的坚定步伐和深厚实力。随着新世代车型的量产上市,宝马将继续引领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潮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动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