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近日宣布,其已开始对全固态电池进行路测,这一突破性技术由美国Factorial Energy公司提供。该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450Wh/kg,搭载于纯电EQS车型进行测试。据透露,换装固态电池后,EQS的续航里程提升了25%,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大关。
固态电池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安全性。通过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极大降低了泄漏和爆炸的风险。固态电解质对外界温度的敏感度较低,即使在极端寒冷条件下,其性能也相对稳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尽管固态电池具有诸多优势,但其生产制造门槛较高,关键技术尚待突破,且成本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固态电池被视为电动汽车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投入研发。梅赛德斯-奔驰之外,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现代、通用、宝马、福特等国际品牌,以及长安、奇瑞、上汽、广汽、吉利等中国车企,均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
在中国,奇瑞汽车在去年的全球创新大会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鲲鹏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开始定向运营,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上汽集团则计划在2026年四季度量产全固态电池,其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广汽集团则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并率先搭载于昊铂车型。
长安汽车虽然计划稍晚,将在2030年逐渐进入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阶段,但已通过入股重庆太蓝新能源,加速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进程。业内专家此前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的普及应用至少需要五年时间。然而,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全固态电池时代的到来或许会比预期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