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如今却深陷生存危机,其命运轨迹令人唏嘘不已。
这家国产新能源车企近日传出噩耗,据公开数据显示,哪吒汽车在短短几年内从销量榜首跌落,2024年年销量同比跌幅高达40%,进入2025年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1月国内零售销量仅为110辆。这一数字,无疑为其敲响了警钟。
哪吒汽车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3年下半年,其销量下滑的迹象就已显现。而公司内部的问题,更是早已埋下伏笔。据离职员工透露,早在入职初期,HR就私下提醒公司账上没钱,暗示员工不要久留。这种言论,如今看来,已是企业风雨飘摇的先兆。
哪吒汽车的财务状况更是令人堪忧。从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其中2023年一年的净亏损就达68.67亿元。尽管表面上营收在增长,但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销售毛利率也始终为负值,这无疑为其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
哪吒汽车的战略失误,是其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状态下,公司继续扩大产能,只会让资金链更加紧张。而为了冲高估值,哪吒汽车在2024年明显加快了产品节奏,想在上市前拉一波数据。然而,市面上早已不缺低价新能源车,哪吒汽车在没有品牌壁垒的情况下,连性价比也慢慢失去了优势。
更糟糕的是,哪吒汽车的组织管理也出现了问题。随着销量下滑和资金紧张,公司内部开始出现混乱。员工大规模离职,特别是研发团队,智驾算法、座舱软件等核心部门已基本“清空”,大部分业务外包。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研发能力,也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哪吒汽车的工厂也全部停产,员工分流或离职。桐乡智慧工厂大门紧闭,访客记录显示已经几个月无人进入。一位保安透露,现在厂区连保洁都撤了,只留了值守人员。这一现状,无疑为哪吒汽车的未来蒙上了更厚的阴影。
面对困境,哪吒汽车也开启了自救之路。然而,其自救措施更像是拆东墙补西墙。公司将欠供应商的债务中70%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的股权,剩下30%作为无息债务分期偿还。这一方案虽然看似“多赢”,实则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债转股之后,如果公司破产清算,这些股权的价值可能就是零。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场债转股背后,其实只是为了推动下一轮融资。哪吒汽车的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在试图融资40-45亿元,但投资方提出条件,想投钱,先把债务问题处理好。也就是说,如果不化债,这笔“续命钱”一分钱都拿不到。这种被逼无奈的“最后一搏”,能否为哪吒汽车带来转机,尚不得而知。
哪吒汽车的困境,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新势力造车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而哪吒汽车能否走出困境,重拾昔日辉煌,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