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车企大佬亲上阵讲技术,能否打赢“技术信仰”争夺战?

时间:2025-03-27 15:22:3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科技元素已成为各大巨头竞相追逐的光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的举动,尤为引人注目。3月25日上午,他佩戴着一款由吉利旗下星纪魅族公司研发的AR智能眼镜Star V Air2发表了演讲,这一创新方式不仅彰显了他对科技的热爱,更预示着车企大佬亲自下场讲技术的新趋势。

李书福在演讲中摒弃了传统的讲稿,转而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听众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长城汽车的二代Hi4电四驱技术。这一做法,无疑是在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在新能源时代,技术的魅力与实力同样重要。

回顾过去,从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长达3小时的底层技术聚焦,到魏建军的“硬核讲课”,再到李书福的AR眼镜演讲,车企掌门人亲自下场解读技术,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潮流。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战略发布者转变为技术布道者,这一变化不仅映射出行业竞争的激烈,更体现了消费者心智的深刻变化。

如今,车企们通过一场场“技术公开课”,正在逐步引导消费者认识到,新能源时代的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层面的较量,上升到了技术信仰的争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配置和续航等传统指标,而是更加关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底层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面对这一变化,车企高管们纷纷选择以更直接、更接地气的方式与消费者沟通。他们试图消除技术传播的壁垒,让复杂的技术变得易于理解。例如,雷军在发布会上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将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转化为消费者能够理解的概念;而魏建军则站在用户的角度,强调技术的实际体验价值,而非单纯的技术炫耀。

在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不仅建立在产品之上,更依赖于对品牌背后人物的认同。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黄仁勋之于英伟达、马斯克之于特斯拉,他们不仅是企业的领导者,更是品牌技术信仰的最佳代言人。如今,车企高管们也在努力成为自家品牌的“流量入口”,通过亲自下场讲技术,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然而,技术传播并非易事。新能源汽车的底层技术日益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普通消费者很难从专业报告或宣传手册中获取关键信息。因此,车企高管们需要充当“翻译官”,用更加直白、易懂的语言解释自己的技术优势。如何做到既“硬核”又“易懂”,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车企高管开始探索新的技术传播方式。例如,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他现在更加关注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术的炫酷。这一转变反映了技术传播的核心命题:在保持技术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市场化。

随着新能源车市的成熟,用户对技术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于空洞的口号,而是更加关注技术能够带来的实际改变。因此,车企在技术传播时,需要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知,通过真实场景展示技术的价值。

比亚迪近期的财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的研发投入高达542亿,研发团队规模更是扩张至12万余人。这一数据表明,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技术硬实力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技术传播作为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车企们的必修课。

正如雷军在“雷军奖学金”颁奖会上所言:“新的硬核科技大潮已经滚滚而来,一个全新世界正在大家面前展开。”在新能源时代,车企们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起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技术信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更加透明、直接的方式,让消费者真正理解、认可并信任这些技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