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领域的迅猛转型,商用车行业的服务升级已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近日,宇通客车在郑州隆重举行了2025年服务品牌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名为“宇+直服”的全新服务模式,该模式全面覆盖出行、物流、作业等多个商用车使用场景。
宇通客车此次推出的服务模式,旨在应对新能源商用车服务领域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技术快速迭代、服务标准缺失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了57.6万辆,同比增长28.8%,市场渗透率更是突破了14.9%,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然而,市场的快速增长也暴露出了服务体系滞后的问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张延华在发布会上指出,新能源商用车维修领域面临三大难题:服务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维修标准不统一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专业维修人员严重短缺。据统计,全国专业维修人员数量不足10万人,且仅有24.7%的人员掌握电池和电机的维修技能。
传统服务模式以故障修复为主,已经难以满足新能源商用车的复杂需求。新能源商用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智能网联技术,对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行业服务模式仍停留在机械维修经验层面,导致一次修复率低、响应速度慢等问题频发。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宇通客车推出了“宇+直服”模式。该模式以全周期直服保障体系和全场景智能化服务体系为核心,通过直营服务网络、智能车云平台、安睿通小程序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宇通客车在全球拥有71家直营服务中心、177个巡回服务组和超过2000人的专业团队,构建了“厂家直服”模式,打破了传统授权服务的局限性。
在智能化服务方面,宇通客车打造了智能车云平台和服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智能车云平台拥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持多种开放接口,能够实时分析车辆运行数据,预测潜在故障。安睿通小程序则为客户提供从管理、使用、保养到维修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其智能巡检功能可大幅提升检测效率,远程诊断准确率也高达93%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新能源商用车服务需要从故障修复向风险预防转变,从机械维修向数据算法复合能力转变,从线下服务向数字化交互转变。他建议行业应加强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生态共融和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商用车服务的升级和发展。
付炳锋还指出,新能源商用车服务正在从“产品输出”转向“价值输出”,只有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并重,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宇通客车此次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中国商用车服务升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