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负责人吴永桥在公开场合对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试驾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后,对这款长达6米的车型印象深刻,其展现出的极度自信、安全与舒适感,是国内其他智能驾驶方案所无法比拟的。
吴永桥特别强调,特斯拉在智能驾驶算法方面,尤其是其一站式端到端的基座模型算法,相较于国内同行有着显著的领先优势,他认为这种差距至少有一到两年。尽管这一观点可能引发争议,但他坚持认为,特斯拉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成熟度与先进性不容忽视。
在讨论到8万至15万价格区间内车辆标配智能驾驶方案的话题时,吴永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对于主机厂而言,没有必要投入巨大资源进行全栈自研,而应该将这部分工作交给专业的供应商来完成。主机厂更应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算法迭代与售后服务,这些与用户直接相关的环节才是主机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吴永桥进一步指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预计在三年内,8万至15万价格区间的中阶智能驾驶将成为标配,所需算力将达到80至150TOPS。在这一趋势下,主机厂很可能会放弃全栈自研,转而依赖数据闭环和工具链等成熟解决方案。他透露,博世去年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接近20亿,这一巨额投入凸显了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的高昂成本。如果智能驾驶成为标配,主机厂再维持大规模的AI人才团队将变得不切实际。
对于吴永桥的这番言论,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参与者如比亚迪、华为等厂商无疑会密切关注。这些企业一直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投入大量资源,力求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吴永桥的观点无疑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即在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效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吴永桥对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赞誉有加,但他也强调,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和优势,关键在于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