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热烈氛围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平行论坛——中国科幻大会如期举行,其中“科技创新与科幻文学创作论坛”尤为引人注目。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陈学雷,作为一位深耕天文学的专家,意外地分享了他对“外星人”这一科幻常客的独特见解。
在科幻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外星人”无疑是最璀璨的星辰之一,无数作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然而,在科学的严谨殿堂里,“外星人”却似乎成了边缘话题,科学家们往往因其缺乏确凿证据而对其保持谨慎态度。
“在科研工作中,我们很难将寻找外星人视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陈学雷坦诚地表示,自己儿时也曾对外星人充满好奇,但当他踏入天文学领域,开始真正的研究后,却一度认为寻找外星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仿佛与现实相隔万里。”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陈学雷对“寻找外星人”的看法,他就是被誉为“天眼之父”的南仁东。陈学雷回忆道,南仁东曾赠予他一套资料,原本以为只是关于射电望远镜的专业知识,打开一看却是关于外星人的探索。“我当时非常震惊。南老师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他正在寻找外星人。在仔细研读南老师搜集的资料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于狭隘。为什么我们不能寻找外星人呢?这同样是一种科学探索,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论坛上,陈学雷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在科学上必须严谨求实,但在科幻领域,逻辑自洽才是基本要求。因此,我们不妨大胆设想,这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科学启示。”
陈学雷的分享,无疑为在场的科幻作家和科学家们打开了一扇新的思考之门。在科学与科幻的交汇点上,他们共同探索着未知的宇宙,追寻着那些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