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组路测照片揭示了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携手推进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新进展。照片中,一辆装备齐全的SUV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正是双方合作的首款前装量产无人驾驶车。
早在广汽星灵智行发布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已透露,双方合作的L4级别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即将面世。此次路测照片的流出,无疑为这一消息增添了实质性证据,预示着量产已经指日可待。
据悉,这款前装Robotaxi的量产,将助力滴滴与广汽在2026年初建立起涵盖“AI+智造+运营”的L4商业生态闭环,标志着Robotaxi规模化运营的稳步推进。自动驾驶行业在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十年后,随着AI技术的复兴,正逐步迈向商业化应用的崭新阶段。
滴滴作为网约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自动驾驶业务的布局备受瞩目。滴滴早在2016年便涉足自动驾驶领域,与众多新兴自动驾驶公司几乎同步起跑。滴滴创始人程维的首位合伙人张博带领团队,专攻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并逐步将自动驾驶确立为核心战略板块之一。
近年来,滴滴自动驾驶不仅实现了技术的持续突破,还开启了独立融资之路,吸引了包括软银愿景基金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开展示范运营,累计安全运营天数超过1700天。
在全球市场上,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同样令人瞩目。Waymo在凤凰山、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全面开放打车服务,周均单量突破17.5万单。特斯拉也凭借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计划在2026年投入生产,并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商业运营。国内市场上,萝卜快跑、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同样在Robotaxi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滴滴与广汽的合作,不仅为滴滴自动驾驶提供了成熟的制造能力和资源支持,还推动了双方在“AI+智造+运营”领域的深度融合。双方共同打造的无人驾驶新能源量产车项目“AIDI计划”,以及随后成立的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都为实现Robotaxi的规模化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款基于广汽埃安高端纯电平台及星灵电子电气架构打造的无人驾驶车型,搭载了滴滴自动驾驶的全套软硬件技术方案和安全冗余系统,已通过车规级完整验证,具备全球化适配能力。未来,这款Robotaxi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为滴滴在全球市场的拓展增添新的动力。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滴滴自动驾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将继续坚持“负责任的创新”,推动自动驾驶发展和AI应用,为乘客、司机和生态伙伴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滴滴与广汽的携手合作,无疑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