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邦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后,于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巨额亏损到大幅盈利的逆转。据公告,去年全年,ST天邦(股票代码:002124.SZ)实现营业收入96.44亿元,尽管同比下滑5.7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高达14.59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的亏损28.83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7亿元,同样实现了从亏损29.87亿元到盈利的显著转变。
这一显著的财务改善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首先,ST天邦在2024年第一季度出售了参股公司史记生物的股权,从而获得了10.43亿元的投资收益。其次,生猪养殖业务也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尽管全年生猪销量同比下降16%,达到599.16万头,但由于生猪销售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生猪价格的回暖,ST天邦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在生猪养殖业务上实现了盈利,全年该业务利润达到7.35亿元。
然而,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背后,ST天邦仍面临着不少挑战。中国养猪网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生猪价格一度持续走高,至2024年8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攀升至21.26元/公斤,创下了年内新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猪价并未持续保持这一回暖势头。截至2025年3月31日,生猪外三元价格已回落至14.59元/公斤,几乎与一年前水平相当。对于ST天邦这样亟待主营业务恢复元气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利信号。
从季度数据来看,ST天邦面临的挑战已经初露端倪。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为24.97亿元,同比下降15.73%,环比下降11.71%;净利润为1.17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08.89%,但环比下降了76.59%。饲料和仔猪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压缩了猪企的盈利空间。特别是饲料行业,由于豆粕价格的大幅上涨,今年2月迎来了一波“涨价潮”,多家企业上调了包括猪浓缩料、乳猪料在内的多个产品线价格。
多家机构预测,2025年上半年猪价将持续偏弱震荡,全年猪价预计维持在盈亏线附近。这意味着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加显著,中小猪企可能再次面临盈利危机。ST天邦作为其中之一,其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除了猪价和饲料成本的不确定性,ST天邦还面临着重整事项的多重不确定性。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被认为具有重整价值,公司于2024年3月计划向法院申请重整和预重整。尽管目前预重整仍在进行中,但公司的资金压力并未完全缓解。
截至2024年底,ST天邦的资产负债率为72.58%,流动负债高达78.1亿元,超过了56.07亿元的流动资产。公司董事长张邦辉在年报中坦言,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尚未完全解除,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对ST天邦2024年年报出具了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指出公司偿债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尽管如此,随着公司大幅扭亏为盈,ST天邦已申请撤销股票交易的其他风险警示事项。然而,这一申请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审核,最终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ST天邦能否顺利“摘帽”,以及重整事项的进展,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