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RISC-V架构领域的佼佼者睿思芯科,在深圳隆重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灵羽CPU处理器,这一创新成果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睿思芯科透露,灵羽处理器是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服务器芯片。这款芯片专为高性能计算、全闪存储及开源大语言模型DeepSeek等应用场景设计,旨在满足市场对高效、灵活计算能力的迫切需求。
睿思芯科的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博士在发布会上表示,灵羽处理器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CPU核心IP与片上网络IP,其独特的“一芯双核”设计架构,结合了32个高性能通用计算核心(CPU)与8个专为智能计算优化的专用核心(LPU)。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芯片在处理大语言模型推理等任务时的效率,还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显著提高了运算能效比,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
谭章熹博士的学术背景同样引人注目。他本科和硕士阶段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EECS博士,师从2017年图灵奖得主、RISC架构之父David A. Patterson教授。这样的学术经历无疑为他在处理器设计领域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业内专家对灵羽处理器的发布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院士、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表示,睿思芯科此次发布的中国首个全自研RISC-V服务器CPU,不仅是一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从源头创新到产业落地的一个典范。这一成果对于推动国内RISC-V架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研究数据也显示出了RISC-V架构及智算市场的巨大潜力。预计到2024年,全球智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90亿美元,并在2029年增长至89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8%。而在中国市场,智算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8年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1%。全球高性能计算(HPC)市场规模也已超过400亿美元,并有望在2032年实现翻番。
自2018年成立以来,睿思芯科一直致力于基于开源RISC-V架构的处理器开发,为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垂直领域的处理器设计及芯片解决方案。其客户涵盖了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截至目前,睿思芯科已围绕灵羽处理器申请了37项发明专利、获得了19项软件著作权和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在融资方面,睿思芯科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1年9月,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字节跳动和高瓴创投联合领投,联想创投、双湖资本、水木投资集团、真格基金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北极光创投、百度风投等老股东也持续跟投,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灵羽处理器已吸引了超过50家合作伙伴加入,涵盖了关键器件厂商、整机OEM、系统软件与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这些合作伙伴包括联想、商汤、江波龙、星辰天合(XSKY)等知名企业。灵羽处理器已完成了广泛的软件适配,兼容openKylin、Fedora、Deepin等国产及国际操作系统,并支持主流数据库、机器学习框架、虚拟化环境与多租户容器部署等复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