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制造业巨头丰田汽车正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挑战:市场需求高涨带来的供应链困境。
据多方消息透露,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抢购热潮,但这一喜讯却伴随着零部件短缺的隐忧。消费者普遍面临数月的提车等待期,这一情况在丰田的主要市场——美国、日本、中国和欧洲尤为显著。
在欧洲市场,丰田的混动车型供不应求,客户平均需等待60至70天,这一时间是2020年的近两倍。尤其是YARiS混动版和RAV4插电混动版,成为欧洲市场最为紧俏的车型。而在美国,经销商处的经典混动车型普锐斯早在2月中旬便已售罄,凯美瑞混动版也仅余数辆。日本本土市场同样面临供应紧张,多款车型的等待周期长达2至5个月。在印度,尽管交付时间有所缩短,但不同车型的等待期仍介于2至9个月之间。
尽管在中国市场,丰田的整体销量因本土品牌竞争而有所下滑,但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动车型的销量却逆势增长了27%。这一数据无疑为丰田的混动技术战略注入了强心剂。
然而,需求的激增也暴露了丰田供应链的脆弱性。据透露,混动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如电机、逆变器和高性能电池,高度依赖日本本土生产,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丰田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爱信和电装均受到二三级供应商瓶颈的影响,磁铁短缺成为制约生产的关键因素。尽管这些磁铁主要来自日本和中国,但其影响却是全球性的。
面对这一困境,丰田并未坐以待毙。公司声明称,正在尽最大努力提高产量,并缩短车辆交付周期。在印度,丰田柯洛斯卡公司新增了3.2万辆的年产能,并计划再投资增加10万辆产能。在美国,丰田投资140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新建一座电池厂,以满足混动车型对电池的需求。丰田还计划将其大部分或全部产品线转换为混动汽车,这无疑将给供应链带来更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的竞争对手们也在加大对混动领域的投入。现代汽车计划到2030年将混动车型阵容翻一番,达到14款。而起亚汽车也因产能不足而努力提高混动车型的产量。在北美和日本市场,本田同样看到了混动车型的强劲需求,但拒绝透露具体的提升生产与交付能力计划。
随着更多车企加入混动赛道,供应链的压力或将从丰田的“独家烦恼”演变为整个行业的共性难题。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将成为所有车企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