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龙口,有一个曾经的贫困小村庄——前宋村,如今它以“南山村”的名字响彻全国,甚至海外。这一切的巨变,始于1983年,当时的前宋村第三小队队长宋作文,凭借超乎常人的胆识与远见,以高于承包基数一倍的价格,接手了黄县玻璃纤维厂,引领村民踏上了一条通往富裕的道路。
这位只受过五年教育的农民企业家,或许未曾预料到,他亲手创立的南山集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壮大成为一个横跨铝业、纺织、石化、LNG贸易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年营收超过1700亿元的商业帝国。宋作文家族也因此长期稳坐烟台首富的宝座。
3月25日,南山集团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业务板块之一的南山铝业东南亚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这使得南山集团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至四家,总市值超过720亿元。这家从乡村走出的企业巨头,再次在资本市场上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与活力。
南山村的蜕变,堪称村办经济的奇迹。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南山集团以1712亿元的营收位列第161位,成为目前我国体量最大的村办企业。其规模远超江苏江阴的长江村新长江实业集团、曾经的华西村华西集团以及山东邹平的西王集团。
南山集团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其奠基人宋作文的卓越领导。在人民公社时期,前宋村(后更名为南山村)因地理环境限制,村民生活困苦。宋作文担任第三生产小队队长时,不甘村民继续受苦,决定带领大家寻找副业出路。从做豆腐、糊水泥袋到制石棉瓦,再到承包玻璃纤维厂,宋作文一步步带领村民走上了创业之路。
1992年,宋作文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斥巨资引进全套设备,兴建铝加工厂,并配套煤电、电解铝和碳素厂,同时投资纺织服装厂。这一决策为南山集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山集团采取了“链式发展”策略,形成了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碳素、石化-港口运营-LNG贸易物流、毛纺-精纺-服装、木业-建筑-家具等完整的产业链。
经过四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南山集团已从一个贫困的村小队发展成为位居中国500强、民企前50的千亿级巨型企业集团。在山东省内的民企排名中,南山集团也仅次于魏桥和信发。其产业触角涉及铝业、石化、地产、物流贸易等多个行业,旗下拥有南山铝业、南山智尚、恒通股份、南山铝业国际四家上市公司。
南山村的富庶程度令人咋舌,这里创造了多个全国纪录:第一个村级KFC、第一个村办大学南山学院、第一个村办五星级饭店以及世界上球洞数量最多的高尔夫球场。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南山集团的实力,也提升了南山村在全国的知名度。
2015年,宋作文退居二线,由长子宋建波接班。随着南山铝业国际的上市,创三代也正式走上台前。在铝业迎来新的黄金时代之际,南山集团再次站在了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作为山东的大型民企之一,南山集团与铝业有着不解之缘。其资本化和出海步伐甚至超过了魏桥和信发等其他铝业巨头。刚刚上市的南山铝业国际是南山铝业的海外板块,以35%的市场份额稳居东南亚氧化铝第二大生产商。
在绿色发展、节能减碳的要求下,我国电解铝产能上限设定为4500万吨。截至2024年底,国内运行产能已接近4400万吨,成长空间有限。因此,将产业链转移至国外成为铝业企业的共同选择。南山铝业在印尼拥有200万吨/年的氧化铝产能,并计划将其扩充至400万吨,同时投资60.6亿元建设25万吨电解铝和26万吨碳素产能。
铝业上下游相互掣肘,大型铝业公司普遍采取高度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策略。2024年,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氧化铝价格大涨近40%,上中游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下游企业则承压。南山铝业也实现了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39.03%。然而,今年行情急速倒转,氧化铝价格从高位迅速崩塌,电解铝价格则稳步抬升。在如此剧烈的波动中,一体化模式成为平抑风险的关键。
出海已成为铝业企业的必然选择。我国虽是铝制造第一大国,但上游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印尼作为全球铝土矿大国和煤炭资源丰富国,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印尼还出台了诱人的税收减免政策,吸引中国铝企纷纷南下。南山铝业也计划在印尼建设200万吨氧化铝和200万吨电解铝(远期)产能。
在中国企业的助力下,印尼从之前的资源输出国演变为全球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大国,不仅推动了本国产业升级,也成为中国庞大铝市场的战略后方。通览A+H股,单独分拆海外铝业公司上市的仅有南山铝业国际一家。其通过产业结盟本土利益相关方、借助资本绑定上下游等资本运作手段,展现了超出一般“村级企业”的能力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