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顺利跨越了50%的门槛,标志着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混动车型成为了众多购车者的新宠,但选择插混还是增程,却让不少消费者陷入了两难境地。
从个人角度出发,我倾向于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混)是更优的选择。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增程式汽车的工作原理。增程式汽车实质上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辅助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通过为电池充电来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在日常行驶中,一旦电动机的电量耗尽,增程式汽车就只能依赖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传给电动机驱动车轮。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损耗相当大,因此,当电量耗尽时,增程式汽车的油耗会显著上升。
相比之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则显得更为高效。插混车型在传统汽油驱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组和电动机,可以通过插电的方式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实现电动机和汽油机共同驱动车辆或纯电驱动。在混动模式下,插混车型的发动机可以直接高效地驱动车轮,化学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相较于增程式汽车减少了一次能量转化,从而降低了损耗,使得油耗表现更为经济。
当前市场上,一些底蕴深厚的品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上的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以比亚迪为例,其第五代DM技术采用了热效率高达46.06%的插混专用发动机,配合EHS电混系统和插混专用刀片电池,实现了节能和高效率的动力转化。这些出色的技术表现,使得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在续航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例如,比亚迪秦L在实测满电满油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了2000公里,这一数据无疑令人瞩目。
反观增程式技术,由于其工作模式相对单一,难以在技术上实现大的突破。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增程式汽车的发展潜力。因此,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油耗表现以及市场趋势,我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具优势。
当然,每个人的购车需求不同,选择也应因人而异。但无论如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节能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