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反应复杂、新势力车企销量持续飙升的背后,隐藏着技术、质量控制与用户信任的重大考验。小米汽车虽以单月超过2.9万辆的交付量稳居新势力第二梯队前列,但在公众舆论中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新势力品牌间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销量数字,而是全面升级至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品牌韧性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较量。
中国新势力汽车品牌销量格局在3月再度发生巨变。据《汽车K线》统计,零跑汽车凭借3.71万辆的出色表现,首次在“蔚小理零”组合中夺得销量冠军;而蔚来汽车,尽管采用双品牌运营策略,却似乎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华为鸿蒙智行及其旗下四大品牌,至今尚未公布销量数据,这一举动颇为引人遐想。
相较于此前理想汽车与华为鸿蒙智行轮流登顶、中游集团激烈竞争的格局,当前的新势力市场堪称一片混战。极氪科技在极氪与领克两大品牌的共同推动下,3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同比增长24.58%,环比增长30.18%;一季度累计销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21.14%,连续蝉联单月及累计销量榜首,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大厂新势力的深厚底蕴。吉利汽车集团的战略整合,进一步放大了极氪与领克的协同效应,领克900即将于4月底上市,而极氪007GT和极氪9X也蓄势待发,预示着极氪科技在第二季度或将迎来新一轮的销量增长。
零跑汽车紧随其后,3月交付量达到3.71万辆,同比增长154.65%,环比增长46.7%;一季度累计交付8.7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62.05%。曾经默默无闻的零跑汽车,凭借全域自研带来的成本优势,成功将产品打造为市场中的“性价比之王”,此番领跑初代造车新势力,直接推动其股价突破57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理想汽车以微弱差距落后于零跑,3月交付3.67万辆,月交付量稳步回升;一季度共交付9.29万辆,历史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22万辆。然而,理想汽车在纯电转型方面仍面临不小压力。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在理想i8、i6新纯电动汽车推出之前,理想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将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需努力捍卫市场份额。
小米汽车在中游集团的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近期表现强劲的小鹏汽车,3月依旧不俗,单月交付3.32万辆,同比大涨267.88%,仅以不足900辆的差距落后于埃安,位居销量榜第五。小鹏汽车一季度实现榜单最大同比涨幅,达到330.81%,累计交付超9.4万辆,若以单品牌计算,则为一季度新势力品牌销冠。然而,小鹏汽车面临的问题是MONA M03车型销量占比较高,导致毛利率承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股价的上行空间。
小米汽车3月交付量接近3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或已突破7万辆大关。原本小米汽车正按计划逐步提升产能,向全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迈进,但安徽高速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却打乱了这一节奏。自小米SU7 Ultra交付以来,因动力强劲引发多起交通事故,网络上非议不断。此次SU7严重撞击后车辆爆燃的事件,更是让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承受巨大压力。不论事故调查结果如何,汽车行业内过度夸大智驾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令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迷信智驾”,车企对此难辞其咎。
至于蔚来汽车,3月交付1.5万辆,同环比增长26.74%和14%,季度累计交付4.21万辆,同比增长40%。尽管看似表现尚可,但实际上已沦落到与阿维塔、岚图汽车为伍的境地,与零跑、理想、小鹏、小米已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蔚来品牌仍为销售主力,但单月交付同比下降13.88%,季度累计销量也下滑9.12%。第二品牌乐道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3月仅交付4820辆,一季度累计交付1.48万辆。因销量长时间难有起色,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已离职,由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换帅能否令乐道焕发新生,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