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华为车BU独立,余承东新布局:华为造车模式真的跑通了吗?

时间:2025-04-05 14:54:4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华为公司对其高层管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备受瞩目的变动是余承东的职务变更。华为官网最新信息显示,余承东目前担任华为常务董事及终端BG董事长,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这一头衔已不再出现在其现任职位中,仅在“历任”经历中提及。同时,余承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个人认证信息也同步进行了更新,相关汽车业务职位的描述已被移除。

这一调整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部分观点认为华为此举意在限制余承东的影响力,甚至有人将其与小米SU7事件联系起来,认为华为夸大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概念,需要为此负责。然而,这些解读均偏离了事实真相。实际上,余承东的职务调整是华为正常的人事变动和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华为此次调整不仅是对余承东个人职务的变动,更是对汽车业务发展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一方面,华为重申了“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承诺,并将在未来数年内继续强化和贯彻这一战略。另一方面,华为汽车业务将采用“双驾马车”模式,即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和鸿蒙智行两大平台共同推动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发展。

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华为车BU业务正式独立运营。天眼查数据显示,深圳引望的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徐直军,华为持股比例由100%调整为80%,新增阿维塔科技和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两大股东,各持股10%。在管理层方面,徐直军担任董事长,余承东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担任副董事长。这一变化意味着华为车BU主体已从内部研发部门转变为市场化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开放合作扩大技术输出范围。

深圳引望的成立是华为“不造车”战略的具体体现,旨在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技术和资源打包成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华为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将技术和能力开放给整个汽车行业共享,实现从单一技术方案供给方到“需求+供给”融合共同体的转变。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作为华为主导的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也在积极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鸿蒙智行为合作伙伴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软件定义汽车等四大解决方案,以高“含华量”打造了独特的汽车生态应用场景。目前,鸿蒙智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全年累计交付新车44.5万辆,位居中国汽车品牌市场成交均价第一名。

在华为车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余承东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他的职务有所调整,但他在华为汽车业务中的影响力和责任并未减轻。在担任车BU董事长的一年半时间内,余承东带领团队实现了鸿蒙智行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并推动了华为车业务营收的大幅增长。2024年,华为车业务营收达到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成为华为年报中增长最为显著的业务板块。

然而,随着小米SU7爆燃事件的发生,余承东也意识到企业家IP或网红身份带来的流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流量能够助推营销、卖出更多产品,但也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甚至被反噬。因此,余承东表示将更加注重产品安全和对生命的敬畏,认为这是企业“良心”的体现。他强调:“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所有的成本付出都是值得的!”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