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赏花游成为了众多民众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各地纷纷探索赏花与科研相结合的新模式,有效推动了“鲜花经济”的持续升温。
在湖南常德桃花源景区,一场桃花盛宴正绚丽上演。这里汇聚了超过50种桃花品种,竞相绽放,美不胜收。景区通过人工培育新技术,成功延长了桃花的花期,为游客提供了更长时间的赏花体验。而在江苏宿迁蝴蝶兰大世界,科技的力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借助5G物联网技术,这里的蝴蝶兰实现了“定时开花”,为花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鲜花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花木交易的集散地,江苏沭阳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和信息技术,确保每一束鲜花都能快速、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为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沭阳还推出了花卉诚信标签,有效遏制了不诚信经营行为。
科技创新正不断拓展花卉产业的边界。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繁育濒危兜兰,不仅保护了珍稀植物资源,还成功培育出了新品种,为生态环境修复和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花色调控、花期延长等技术创新的应用,也为“鲜花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推动了花卉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鲜花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1092.7万家。其中,仅2025年至今,就新增注册了约82.9万余家相关企业。从区域分布来看,海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鲜花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超过124.7万余家、109万余家和77.6万余家企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鲜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仍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鲜花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1.04%。这提醒我们,在推动鲜花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行业监管,确保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