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科技领域迎来历史性飞跃,一项关于量子传感技术的重大突破震撼发布。近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的柳州换流站成功完成超过72小时的稳定运行测试。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由南方电网公司携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超过20家单位,经过一年半的紧密合作与不懈努力共同取得的。研究团队克服了量子态调控和极端环境封装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关,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该传感器充分利用量子特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在极端温度条件下,无论是-40℃的严寒还是+85℃的酷热,它都能稳定工作。传感器在测量性能上也展现出卓越表现,覆盖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首次将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应用于常规工业温度范围内。
与传统传感器相比,这款量子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提高了近4倍,能够全天候高精度监测直流输电系统的空载和重载状态,并实时回传数据。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直流输电系统正式迈入“量子精度”的新纪元,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量子传感技术的这一突破,不仅为电力工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为量子科技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未来,这项技术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解决交直流混联控制、设备状态监控以及新能源并网等关键领域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从材料到传感器,从电力设备到电网运营,再到新能源开发,量子传感技术的产业链涵盖了整个能源行业的关键环节。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它将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引领电力行业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