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车主而言,一个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当汽车长时间不使用时,是否应该定期启动它以保持其良好状态?为了解答这一疑惑,笔者近日深入多家汽车修理厂,向经验丰富的技师们请教。
技师们的回答几乎一致且斩钉截铁:“当然需要!不定期启动,等着修车吧!”他们表示,电瓶是汽车长时间停放后最容易受损的部件之一。即使汽车熄火,电瓶仍会每天自然放电约1%,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电瓶在停放大约三个月后可能会耗尽电量,而老旧的电瓶则可能更快失去电力。
笔者的一位朋友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宝马5系汽车因故停放了不到两个月,当他再次尝试启动时,汽车毫无反应。原来,电瓶已经彻底没电,甚至因长期亏电而产生了硫化物,严重损害了其储电能力,最终不得不更换新电瓶,花费不菲。
除了电瓶问题,长期停放的汽车还可能面临其他隐患。例如,雨刷系统可能因长期暴露在户外而受损。大风大雨天气下,沙石和树叶容易堵塞雨刷下方的集雨板,导致排水不畅,进而使雨刷电机进水损坏或连杆轴心生锈。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出差两个月后返回,发现雨刷无法正常工作,维修费用高达数百元。
那么,到底多久启动一次汽车最为科学呢?根据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每周启动一次汽车是最佳做法。这不仅能让发动机运转10分钟左右,为电瓶充电,还能使油液循环,保持各部件的正常运转。如果确实需要长期停车,车主也应记住以下几点:每周至少启动一次汽车,即使原地怠速10分钟也有帮助;适当增加轮胎气压,以减少变形风险;选择一个好的停车地点,最好是室内,室外则应避开树下,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长期(三个月以上)停放前,最好对汽车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更换必要的油液。
许多车主因忽视长期停放汽车的维护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例如,有一位车主的奥迪A6汽车在停放半年后,不仅电瓶报废,刹车盘生锈,油箱内的汽油也变质了。经过一系列维修,总费用高达数千元。相比之下,每周定期启动汽车所需的时间和油费则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为了节省未来的维修费用,车主们还是应该勤快一些,定期启动汽车。
总之,汽车长时间不使用时,定期启动是保持其良好状态的关键。车主们应该重视这一维护措施,以免因小失大,付出更高的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