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因美国加征关税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港股恒生指数经历了剧烈波动,一度暴跌15%,科技及互联网行业更是首当其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跌幅。然而,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几家国产新能源车企却在香港股市上通过配售方式成功筹集了近千亿级别的资金,这一举动不禁让人对其选择时机的精准性感到惊讶。
回溯至2025年3月初,比亚迪率先在港股市场进行配售融资,筹集资金高达435亿港币,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汽车工业乃至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项融资纪录,也标志着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工业中的领先地位。紧接着,3月27日,小米和蔚来也相继宣布在港股市场通过配售方式融资,其中小米融资约425亿港币,蔚来则融资40.30亿港币。这三笔融资如同闪电般迅速完成,为这些企业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
比亚迪作为此次融资中的佼佼者,其账面现金储备本就十分充裕,此次融资更是将其现金储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比亚迪在公告中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业务、加大研发投入以及补充运营资金等多个关键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中东顶级家族办公室Al-Futtaim等海外长线战略投资者的参与,也进一步彰显了市场对比亚迪的认可与期待。
小米和蔚来同样不容小觑。小米作为“北京现金王”,其现金储备在自主品牌汽车行业中名列前茅,尽管其研发投入巨大,但此次融资无疑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资金保障。而蔚来虽然现金储备相对较少,但此次融资对于缓解其资金周转压力、提升企业经营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仔细分析这三家车企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比亚迪对于资金的渴求最为强烈。尽管其毛利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近年来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负值,这主要是由于其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方面的开支暴涨所致。其中,研发投入和出海战略是比亚迪花钱的大头。为了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比亚迪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出海战略对于这三家车企而言都至关重要。比亚迪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海外新建六家工厂,每个工厂的建设成本高达约10亿美元。而小米和蔚来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此次融资为他们的出海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配售的战略投资者不仅为这些车企提供了资金支持,更有可能在出海战略上为其提供更多层面的帮助。例如,中东的Al-Futtaim家族办公室作为比亚迪的战略投资者,其在中东地区的广泛影响力和深厚的政商界联系,无疑将为比亚迪在中东及欧洲市场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融资的成功完成,不仅为这些车企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这些车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正努力寻求新的增长点。而此次融资的成功,无疑为他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