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赛力斯:从亏损百亿到盈利近六十亿,华为光环下的独立之路如何走?

时间:2025-04-10 17:59:3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赛力斯与华为携手,2024年业绩斐然,但未来之路仍存挑战。

在经历多年的摸索与努力后,赛力斯终于在2024年迎来了业绩的大爆发。这家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新能源车企,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其营收实现了超三倍的增长,达到了惊人的1451.76亿元。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赛力斯全年售出的42.94万辆新车,与上一年度相比,销量激增了27万辆。

赛力斯的成功,离不开其产品定位的精准与销量的爆发。公司主打20万至5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使得其全年整车毛利率飙升至26.21%,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国内同行,甚至超过了特斯拉。尤为赛力斯旗下的问界品牌,全年成交均价高达40.2万元,随着更高售价的M9车型在销量中占比提升,赛力斯的毛利率在四季度更是达到了28.7%的历史新高。

在量价齐升的推动下,赛力斯一举终结了连续五年的亏损,全年录得净利润59.46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增长三倍,达到225.15亿元,账上货币现金更是高达459.55亿元,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然而,尽管赛力斯业绩斐然,但资本市场对其的反应却显得相对冷静。在去年12月市值上行到2400亿后,其股价随即进入震荡之中,市值徘徊在2000亿左右,并未随着近期M8车型的火爆销售而进一步上涨。这背后,或许隐藏着资本市场对赛力斯未来发展的些许疑虑。

赛力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问界M7和M9两大车型的热销。乘联会数据显示,问界全年销量达到38.91万辆,同比增长275.80%。其中,M9车型全年交付超15万辆,连续11个月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冠;M7车型则以近20万辆的销量登顶新势力车型榜首。两大车型合计为问界品牌贡献了近九成的营收。

然而,赛力斯的业务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问界系列贡献了公司88%的营收,而赛力斯推出的新能源车品牌蓝电,去年销量仅为3.41万辆,对公司销量基盘的贡献还较为有限。随着问界M9等高价位车型占比提升,虽然单车均价大幅提升,但成本端压力也在同步放大。去年赛力斯销售费用高达191.84亿元,同比增长251%,占营收比重为13.21%,远高于同行。

面对这些挑战,赛力斯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公司创始人张兴海在年初的全员信中提出了更宏大的目标:三年内,公司新能源汽车要实现百万量级的销量目标。为此,赛力斯将继续加深与华为的合作,同时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3月20日,问界新M5Ultra、2025款问界M9提前上市;M7的中期改款也即将推出。问界还推出了全新车型M8,填补M9和M7之间的价格带空白,直接对标理想L8和L9。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问界系列已经稳住了局面。M9上市72小时大定突破2.1万辆;M8预售量更是破了10万辆,初现爆款之势。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赛力斯仍需保持警惕。华为“开放式合作”策略的实施,使得更多车企加入了鸿蒙智行的行列,赛力斯的独特性正在被稀释。理想、小米等竞品也在加速布局30万-60万元价格带,给赛力斯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为了巩固竞争力,赛力斯在过去一年加大了研发投入,全年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4月初,北京赛航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赛力斯正式进军智能机器人赛道。这一跨界尝试或许能为赛力斯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发布财报后,赛力斯还宣布了其赴港上市的计划,并拟为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增资扩股,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此次增资金额合计不超过50亿元,将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可以看出,赛力斯正在积极备战未来,试图向市场证明自己依然能打。

更多热门内容